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肖继鑫

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乡来福学校13130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H24432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体育教学领域,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构建问题。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考察,分析当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理论基础与现实困境,提出构建分层教学实施策略与操作路径并探索优化分层教学保障机制与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分层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精神等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分层教学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重要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日益受到重视。初中阶段正值青少年身心发展关键期,学生个体差异明显,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尊重个体差异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构建路径,为推动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一、探析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困境

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自主探索建构知识体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均拥有不同智能结构与发展潜能;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则关注体育活动中人文因素与社会功能。这些理论共同指向尊重学生差异性,强调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现阶段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教学目标设定普遍存在一般化倾向,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教学内容组织缺乏梯度设计,无法有效调动不同基础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消化不良,此外,教学评价体系往往以统一标准衡量全体学生,忽视个体进步幅度与努力程度,挫伤学习信心。更值得关注问题在于,当前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分层教学理念认识不足,缺乏实施分层教学必要知识技能与经验。这些困境严重制约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效果,亟需通过教学模式创新予以破解。

二、构建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操作路径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须通过前测评估、观察记录、学习档案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与学习能力差异,科学划分学习层次,一般可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与拓展层,并设定符合各层次学生现实水平与最近发展区间阶梯式目标,确保目标既具挑战性又可达成性。教学内容设计中需坚持系统性原则,围绕核心技能设计共性内容与个性任务,在核心技能训练保持一致基础上,基础层侧重简化动作练习与兴趣培养,提供更多辅助性工具与简化规则;提高层注重技术规范性与组合应用,适当增加练习难度与密度;拓展层强调创新应用与战术意识,设置开放性挑战任务。实施过程中采用共性引导+个性辅导策略,先进行全班统一导入、示范与安全提示,随后按层次分组进行具体任务,教师巡回指导并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进度与难度,必要时可安排高层次学生担任小助手协助基础层学生练习,既减轻教师负担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分层教学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与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教学实效性与可持续发展。评价设计应立足共性标准+个性标准双轨原则,既考核统一基本要求达成情况又关注个体进步幅度与努力程度,综合运用技能测试、过程观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多元方式,减少单一量化指标比较,增加质性评价权重。教学活动设计中应注重创设多样化学习情境,基础层多采用循序渐进式学习模式与分解教学法,配合直观示范与反复练习;提高层结合问题导向学习与同伴互助模式,强化技能应用与迁移;拓展层引入探究式学习与项目教学法,鼓励创新实践与自主挑战。分层教学并非固化分组,教师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依据阶段性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学生所属层次,促进各层次间良性流动,避免固化学生能力标签。课堂组织管理上,采用大集体+小团队混合模式,合理规划场地分区与器材配置,确保各层次学生活动空间充足且互不干扰,实现教学资源最优配置。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心理感受,通过巧妙编组、增设激励机制、创设成功体验等方式,建立平等参与氛围,消除潜在心理隔阂,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体育学习心态与终身锻炼意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保障机制与发展方向

优化初中体育分层教学保障机制首先需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教研活动与示范课观摩,提升教师分层教学理念认同与实践能力,鼓励校际交流与跨学科合作,拓宽教师视野。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分层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完善学校课程资源,支持系统编写分层教学指导手册,开发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任务卡与评价量表。优化场地设备配置,满足分组教学需求,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构建家校社区协同机制,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形式宣传分层教学理念,争取家长理解支持,邀请社区体育专业人士参与学校体育活动指导,利用社区场馆资源拓展体育活动空间。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加强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融合,注重学科融合视角,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知识技能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展分层教学应用场景,将分层理念延伸至课外活动、体育社团与竞赛训练中。建立区域协同研究机制形成可推广实践经验,促进分层教学模式创新发展。通过多维保障机制建设与未来导向探索,为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实施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落地生根。

结论:基于核心素养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研究显示,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应对学生个体差异挑战,提升体育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通过科学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可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信息技术融合与学科整合创新,形成更加完善分层教学模式,为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方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2,(35):169-171.

[2]李健.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J].江苏教育,2022,(83):58-60.

[3]沈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2,(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