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岩彩画在中学美术第二课堂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杜雨

成都大学

摘要:岩彩画作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新形式,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在大众视野以及中学阶段并没有广泛普及,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第二课堂美术教育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弥补美术教学的不足,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还能为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将岩彩画融入到中学第二课堂的美术教学中对于帮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岩彩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岩彩画;第二课堂;教学

岩彩画是矿物质颜料加胶在木板,纸本,泥板等材料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人类在身上随意的涂抹,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现代化创新的新形式,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博采众长。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经之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第二课堂美术教育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弥补美术教学的不足,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还能为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目前,岩彩画在我国中学阶段并没有广泛普及,甚至很多中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岩彩画,将岩彩画融入到中学第二课堂的美术教学中对于帮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岩彩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认识绘画的多样性,还能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其对第二课堂的兴趣,并且使第二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

一、第二课堂的概念

第二课堂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是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重视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1]。吕型伟于早在八十年代九率先提出把课堂教学和课堂以外的教学分为两种课程方式,第二课堂的教学也开始在国内传播起来。所以,第二课堂不是一个新概念,第二课堂可以适当地理解为课外活动。

传统的美术课堂主要以学校课本为教学内容,知识范围层面较窄,且缺乏自主创新实践,学生的知识实操性、思维创造性以及自身审美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2]。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浸润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成分,在中学开展美术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之外的各类活动中开阔视野 、锻炼 能力、愉悦身心 、积累课堂讲授以外的丰富知识与经验[3] 。

二、岩彩画纳入中学美术第二课堂的意义

(一)有利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岩彩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材质不仅具有物质的属性,还具有文化的属性,它是东方世界观的载体与象征。将岩彩画融入中学美术第二课堂,不仅能使学生认识中国本土的艺术,还能顺应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对于岩彩艺术的人文价值,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岩彩绘画中的诸多理念,包括色彩、肌理等绘画技法,对于其他画种的推陈出新和继续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明确岩彩艺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课程功能

岩彩画作为中国本土绘画,它的绘画色彩体系和艺术形式拓展对当代的中学美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如今许多学生却不知道什么是岩彩,这一现象就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通过美育来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与知识,促进美育的发展。把岩彩画纳入到中学美术第二课堂有助于弥补中学美术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可以使中学美术的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化、多元化。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现如今,岩彩画在作品的色彩用料、材质、质感、肌理等方方面面都有极大的创新空间。可以说是当前少数极具创造力、生命力和可塑性的艺术形式。将岩彩纳入中学美术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对审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表达思想的道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岩彩画在中学美术第二课堂的教学应用

岩彩绘画的教学,尤其是针对中学的岩彩绘画美术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岩彩绘画的作品范例、绘画技巧讲解、风格审美等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创造。老师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教案进行优化改进,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人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发现美、展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开拓视野[4]。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去观察、多做联想,启发创造力,让学生自己探索表现手法,摸索个人风格。

岩彩属于小众绘画,这就要求在第二课堂中讲解岩彩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尽量细致讲解,让学生对岩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不再陌生[5]。主要是引导学生体验岩彩绘画颜料,感受独特的岩彩绘画语言特色。学生刚开始接触岩彩画,对各种材料都有极其浓厚的好奇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岩彩画有了初步了解后,使学生了解到岩彩画材料在创作中的使用方法,为后续的岩彩画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中期的学习中逐渐增加岩彩绘画特殊技法洒金、贴箔等的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在艺术创作中引发共鸣。

参考文献

[1]王绍钦.对第二课堂活动定位的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6).

[2]蔡依桐,李燕婷.基于美育浸润的美术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以岩彩画教学为例[J].美术文献,2021,(08).

[3]刘伟.第二课堂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唐芳.岩彩画在初中美术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3.

[5]胡琳.岩彩绘画语言特色及教学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月刊,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