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王艳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盘龙第二小学 628000
摘要: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提升写作能力对其语文学习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生写作存在诸多问题,如无话可写、有话不会写、滥竽充数地写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包括海量阅读、培养观察能力、增加亲身体验、读写结合以及勤于表达等,旨在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一、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缺乏表达内容
写作能力较弱的农村小学生在进行作文练习时,常常面临无从下笔的窘境。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积累,玩耍时往往只是单纯地享受乐趣,而没有用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细节,因此难以从中提炼出写作素材。例如,在描述一次课余活动时,许多学生仅能简单陈述“我们玩得很开心”,却无法详细描绘活动的经过、个人情感的起伏等具体细节。这主要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他们未能有意识地进行观察、思考和感受,未能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写作的素材。
(二) 缺少表达技巧
即便有些学生心中有话可说,却因未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而感到无从下手。他们对写作的基本结构缺乏了解,不清楚如何开始叙述,也不擅长将零散的事件组织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整体。例如,在撰写记叙文时,部分学生无法按照合理的顺序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导致文章缺乏逻辑性,读者难以把握主旨。此外,他们在语言表达上也显得较为贫乏,词汇量有限,修辞手法运用不熟练,使得文章显得平淡无味。
(三) 内容空洞冗长
另外,部分学生虽然能够撰写出较长的作文,但文章内容往往枯燥无趣,情节复杂冗长,缺乏明确的中心思想。他们仅仅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堆砌文字,没有对所写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提炼。例如,在撰写关于“我的家庭”的作文时,一些学生只是简单列举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和日常琐事,未能突出家庭的独特之处或个人对家庭的深刻感受,文章因此显得空洞而缺乏实质。
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推荐阅读书目,走进优秀的文学作品,开启理解之旅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积累词汇和写作素材,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对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培养,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初期阶段:从童谣、儿歌、儿童诗开始。这些作品语言简洁、节奏明快、富有童趣,易于农村小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小兔子乖乖》这样的童谣,简单的几句话就描绘出了生动的场景和形象,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
中期阶段:引导学生阅读童话、寓言故事。童话和寓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吸引着学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多样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通过精彩的故事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丑小鸭从受尽欺凌到变成美丽天鹅的历程,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设置情节冲突等写作技巧。
后期阶段: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沉浸在更完整、更丰富的文学世界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经典作品,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汤汤的童话、《夏洛的网》《绿野仙踪》等,并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二)提供观察的机会,培养留心观察的能力,积累生活的素材
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四季更迭明显,自然景物变化丰富,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观察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自然景物:春天,引导学生观察百花盛开的景象,感受花朵的色彩、形状和芬芳;夏天,让学生观察树叶葱绿的姿态,以及夏日雷雨的磅礴气势;秋天,带领学生闻一闻秋风中桂花的香味,看一看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冬天,欣赏大雪纷纷压枝头的美景,观察雪后乡村的宁静与洁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描写素材,为写作提供生动的内容。
观察生活细节:除了自然景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观察的重要对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家人的日常生活、邻里之间的交往、农村集市的热闹场景等。例如,观察爷爷在田间劳作的身影,记录下他的动作、表情和劳动的过程,这样在写作时就能将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来,使文章更具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三)创造生活体验,深化亲身体验,确立情感基调
参与户外活动:在东风起时,组织学生放风筝,让他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感受春风的吹拂,体验放飞的快乐和成就感;带领学生走进油菜花田,欣赏那一片金黄的花海,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让学生亲自种下番茄苗,参与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过程,观察番茄苗的生长变化,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体验四季活动:初夏时节,让学生养蚕,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了解生命的奇妙;秋天,组织学生采摘果实,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开展堆雪人、打雪仗等活动,让学生在冰雪世界中尽情玩耍,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能让他们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四)借助优秀范例,读写结合,寻找写作密码
模仿写作:在学习了一篇课文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例如,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后,让学生模仿其情节和结构,写一篇《毛毛虫找妈妈》的童话。在模仿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设置悬念、展开情节以及塑造角色。学习了《燕子》一文,了解到作者从外形特点、与景物结合、飞行特点、休憩等方面描写燕子,表达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学生可以仿写《麻雀》,从多个角度描写麻雀的特点,表达自己对麻雀的看法和感受。
分析写作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例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中对漓江山水的精彩描写后,让学生在描写家乡的山水时,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五) 创设写作情境,勤于表达,点燃写作激情
仿写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文笔优美的段落供学生仿写。比如,在学习了一段关于自然景观的描述后,指导学生模仿其句型和描绘手法,描绘他们周围的一个景致。通过这样的仿写练习,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写作技巧,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周记写作:安排学生每周撰写一篇周记,让他们自由选择话题,记录一周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周记可以涵盖校园生活、家庭趣事、难忘的经历等。在批改周记时,教师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认可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表达欲望。
综上所述,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任务,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出发,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通过培养观察力,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通过增加亲身体验,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写作;通过勤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