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情境创设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周文君

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安徽 阜南 236300

摘要:现阶段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音乐欣赏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以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为指导,注重优化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设计策略。同时,情境创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将抽象的音乐元素具象化、生动化,打造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学习情境。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媒体融合、故事角色扮演、音乐游戏互动、实地参观体验等教学措施,不仅实现英语知识教授向音乐素养发展转变,还可以持续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审美感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情境创设

随着我国持续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改革,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能够敏锐地捕捉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了解其所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深刻领会音乐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但是,传统小学音乐欣赏课程,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无法营造出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应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打造与音乐作品主题相关的紧密教学情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入情入景地捕捉音乐形象,深刻体会音乐的情感。

一、多媒体融合,打造视听盛宴

小学音乐欣赏课程教材中包含有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教师应当积极采用多媒体融合教学策略,利用数字教学设备展现作品相关的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形成精彩纷呈的视听教学盛宴,有效抓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注意力,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感官认知。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多感官协同作用下,积极聆听音乐的节奏变化,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思想,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不仅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还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

例如,围绕“观赏京剧,学习唱段”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当明确本次课程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借助多媒体融合教学手段,打造京剧欣赏的视听教学盛宴,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学生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应借助大吊车图片导入本次课程新知,积极讲解京剧的历史渊源、京剧行当划分等,指导学生学习京剧唱段的基本技巧,直观感知京剧具有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二、故事角色扮演,融入音乐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正是处于想象力丰富、好奇心旺盛的学习阶段,巧妙引入故事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音乐探索热情。因此,教师应积极打造生动形象的音乐教学情景,利用精心编写的趣味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演绎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音乐节奏旋律变化,并伴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身体律动的直观表演,积极传递出音乐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趣味生动的音乐情景表演活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音乐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探索的求知心态,增强学生音乐探索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能力。

例如,围绕“画脸谱”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对京剧知识的基本了解,积极开展画脸谱的趣味探索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绘画的基本常识,认识京剧戏曲的发展历史,了解京剧脸谱分类、颜色、意义。通过欣赏其对比夸张的色彩特点,感受其独特的历史韵味。然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京剧脸谱绘画,尝试扮演京剧中的经典角色,充分体验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价值,丰富学生对京剧脸谱知识的认知。

三、音乐游戏互动,激发学习热情

音乐游戏互动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音乐学习方式,将枯燥音乐理论知识转变为趣味生动的音乐游戏,营造出轻松欢快的音乐学习氛围。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游戏互动形式,引导学生为了获得游戏胜利,积极投入到音乐欣赏与分析游戏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积累,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例如,教师设计音乐寻宝游戏,结合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辨别其所属的国家地区。不仅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风格的辨析能力,还让学生形成玩中学、乐中学的良好学习心态。

例如,围绕“观赏京剧,学习念白”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京剧《报灯名》相关的历史典故,引导学生积极欣赏京剧中精彩的故事表演方式,感受其所展现出的传统文化美德。然后,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以京剧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根据教师指导运用京腔来进行念白,感受京剧念白独特的语言节奏,学习其强弱分明的字音和节奏感,让学生逐步学习如何运用京腔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富有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氛围。

四、实地参观体验,拓展音乐感知

音乐是源自于对生活情感的艺术加工,可以直观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感知。因此,教师应借助实地参观教学体验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音乐在现实中的实践价值,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音乐为主题的歌剧院、博物馆、乐器制作坊,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乐器独特的音色和表现能力,亲身观看乐器制作的完整过程,有效增强学生对地区音乐风格的深入理解。不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强烈敬畏心理,还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强烈感染力,推动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音乐文化理解素养。

例如,围绕“京剧传统剧目《小放牛》”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曲目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河北民歌的传播范围,初步体验民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体验,欣赏《小放牛》经典剧目的京剧表演,欣赏其明快流畅的音调,赋予表情的舞蹈动作,感受其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京剧的独特韵味,还让学生初步了解河北民间小调认,识京剧传统折子戏之间的差异性,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发展教育视角下,情境教学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全新思路,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数字教学技术、组织故事角色扮演、开展音乐游戏互动、进行实地参观体验等教学措施,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音乐探索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探索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雅楠.让音乐课堂"活"起来——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艺术[J].少年写作,2021(10):123-124.

[2]邵凌丽.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