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发展对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的经济影响评估
柴能
岳阳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湖南岳阳 414006
作者简介:柴能(1977.05)女,汉族,湖南岳阳,本科,高级经济师,从事道路运输经济工作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约车作为一种新型出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岳阳市作为湖南省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旅游胜地,其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交通状况使得网约车的发展对城市交通资源配置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研究岳阳市网约车发展对交通资源配置的经济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网约车在区域交通中的作用机制,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其他类似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约车;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经济影响;资源利用效率
1岳阳市交通与网约车发展现状
1.1 城市交通基础特征
人口与经济:岳阳市常住人口约 499万(2024 年),经济结构多元化,石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在地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如洞庭渔火季,岳阳楼洞庭南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消费;洞庭湖观鸟季,众多鸟类爱好者汇聚君山岛等地。航运业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稳步发展。旅游旺季的人流激增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
交通结构:公共交通方面,公交是主要的出行方式,覆盖率约 94.6%。然而,公交系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景区与郊区,公交线路密度较低。出租车数量约 1683 辆,难以满足高峰期出行需求。私家车保有量年均增长 8%(2023 年数据),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
网约车规模:岳阳市网约车市场主要由滴滴、T3 出行及本地平台构成。注册网约车约 1158 辆,日均订单量超 6 万单(2023 年调研)。网约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难题,尤其在传统交通方式覆盖不足的区域和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网约车发展驱动因素
旅游需求驱动:节假日期间,景区周边网约车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增长幅度达 300%-400%。以岳阳楼景区为例,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传统公交运力难以满足需求,网约车成为游客出行的重要选择,有效填补了公交运力缺口。
政策支持:2021 年,《岳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细则》出台,规范了网约车市场。该细则放宽了司机户籍限制,吸引了更多劳动力参与网约车运营,促进了网约车行业的发展。
2经济影响评估
2.1 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车辆利用率优化:网约车通过先进的算法和动态调度系统,实现了车辆与乘客需求的高效匹配。其空驶率约 18%,显著低于传统出租车的 35%。在节假日,网约车能够根据景区、车站等热点区域的实时需求,灵活调配车辆。例如,岳阳楼景区旺季时,网约车拼车率提高至 25%,不仅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还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需求,有效缓解了景区周边的交通拥堵压力。
补充公共交通短板:在郊区(如君山区)和夜间(22:00 后),公共交通服务相对薄弱,而网约车在此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个时段网约车订单占比超 40%,满足了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时,网约车的便捷性降低了部分居民购车意愿,2022 年私家车增速同比下降 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
2.2 对传统交通行业的冲击
出租车行业竞争加剧:自网约车进入岳阳市市场以来,出租车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2019-2023 年期间,出租车日均订单量下降20%。许多出租车司机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部分司机选择转投网约车平台。出租车司机与网约车司机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租车司机投诉网约车 “低价倾销”,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网约车的出现提升了出行服务的性价比,消费者满意度提升,投诉率下降 20%。
就业与收入分化:网约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岳阳市创造了约 1.2 万个灵活就业岗位,极大地拓宽了就业渠道,为不同背景、不同技能水平的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岗位涵盖了全职司机、兼职司机等多种类型,为社会就业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网约车司机的收入情况却不容乐观。他们的月均收入浮动范围较大,通常在 3000 - 6000 元之间。平台方面,抽成比例稳定维持在 20% - 30%,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司机的利润空间。司机收入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订单量方面,在旅游旺季、上下班高峰期订单量会显著增加,收入随之上升;而在淡季或偏远地区,订单稀少,收入锐减。服务时长也与收入直接挂钩,长时间的服务虽能增加接单机会,但司机的疲劳程度也会上升。出行时段同样关键,夜间、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出行需求大,收入较高,可这些时段也伴随着更高的运营成本与风险。多种因素交织,导致司机收入稳定性较差,难以形成可靠、持续的经济保障。
2.3 外部性:拥堵与环境的双重效应
交通拥堵争议:在非旅游季,岳阳市网约车凭借灵活便捷的特性,有效替代了部分市民的私家车出行选择,对缓解交通拥堵发挥了显著作用。据岳阳市交管局详实的数据显示,在非旅游季期间,中心城区的拥堵指数相较于以往降低了 5%-8%,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出网约车在优化城市交通流方面的积极成效。然而,到了旅游旺季,景区周边的交通状况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以岳阳楼、君山岛等热门景区周边为例,大量网约车为了获取乘客,长时间空驶巡游。在洞庭南路、巴陵广场附近路段,拥堵时长大幅延长,经实地监测与数据分析,这些路段拥堵时长延长了 15%-20%。究其原因,旅游旺季景区周边客流量呈爆发式增长,且客流分布极为集中,网约车平台难以精准预测乘客需求,司机缺乏有效的订单指引,无奈只能通过巡游的传统方式来寻觅客源,从而加剧了局部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
碳排放与电动化进展:目前,岳阳市网约车电动化率约 100%。在 “双碳” 目标引领下,绿色出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大力推动网约车行业的绿色转型,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如购车补贴、运营补贴等,真金白银鼓励网约车从业者淘汰传统燃油车,选用新能源车。这一目标达成,显著减少碳排放,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注入强大动力,蓝天白云将更多地 “眷顾” 岳阳。与此同时,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发展的 “春天”,市场需求的增长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夯实岳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2.4 成本与收益再分配
消费者福利显著改善:网约车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在出行成本方面,经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网约车的均价较出租车普遍低 10%-15%。以岳阳城区内一段 5 公里的常规路程为例,出租车费用通常在 12 元左右,而网约车只需 10-10.5 元。在接单速度上,网约车的接单时间平均仅需 3.5 分钟,乘客下单后,能迅速收到司机接单反馈,司机可依据精准导航快速前往乘客定位地点。与之相比,公交等待时间约 10 分钟,在早晚高峰时段,等待时间还可能延长。例如,岳阳东站网约车专用通道建成后,该通道通过合理规划,设置了清晰的引导标识与专属停车区域。据车站运营数据统计,旅客疏散效率提升 40%,以往旅客从出站到乘车离开平均需要 30 分钟,如今缩短至 18 分钟左右,大大节省了旅客的出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出行体验。
政府管理成本变化:随着网约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其运营模式的复杂性与灵活性给政府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致使管理成本显著增加。在车辆合规性审核方面,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据统计,当前岳阳市网约车的合规率仅为 65%,大量不合规车辆充斥市场,增加了监管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积极引入电子运单系统。该系统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网约车行程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详细涵盖车辆信息、乘客上下车地点、行驶路线等关键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执法流程,降低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难度,显著提高了监管效率,成为应对网约车监管挑战的有力手段。
3政策优化建议
3.1 差异化交通管理
旅游旺季调控:在岳阳楼、君山岛等景区,综合考虑景区布局与游客出行需求,于合适位置设置网约车临时集散点,并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科学合理规划网约车的行驶路线与停靠区域。借助电子围栏、智能导航等先进技术,精准限制空驶车辆进入景区核心区域,有效减少因空驶徘徊导致的不必要交通流量,进而极大程度缓解景区周边交通拥堵状况,保障游客顺畅出行与景区周边交通秩序。
郊区激励:为积极鼓励网约车服务向偏远区域拓展,网约车平台出台了专项补贴,对在郊区运营的网约车给予每单 1-2 元的补贴。这一补贴政策有着多重积极效应:一方面,能显著提高网约车司机前往郊区运营的积极性,此前因运营成本与收益考量,司机们对前往郊区多有顾虑,补贴的加入,有效改善了收益预期,填补了郊区公交覆盖不足的空白;另一方面,郊区居民的出行条件也将得到极大改善,原本出行不便的居民如今有了更便捷的出行选择,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拉近城乡之间的交通差距,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
3.2 推动绿色转型
提高电动网约车比例:为了积极推动岳阳市网约车行业的绿色转型,政府可出台专项政策,对使用新能源车的网约车,全额免收平台服务费。这一举措能够显著降低司机的运营成本,切实提高他们使用新能源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联合岳阳本地电池企业,共同加大在换电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通过合理规划换电站布局,加快换电设施建设进度,切实解决新能源车续航焦虑问题,从根本上为网约车司机解除后顾之忧,进而有力推动网约车行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发展。
建立 “旅游 + 共享” 模式:推广景区与网约车平台联名套票,把景区门票与接送服务巧妙捆绑。游客购买套票后,在出发地即可享受网约车的上门接送,一路直达景区,无需再为前往景区的交通换乘烦恼,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这种方式能有效避免游客在景区周边多次换乘交通工具,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出行,进而降低景区周边的交通压力。同时,通过旅游产业与交通产业的深度融合,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既能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又能为两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开拓新路径,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3 数据赋能城市治理
接入平台热力数据:借助网约车平台所接入的热力数据,能够精准剖析城市各个区域在不同时段的出行需求状况。基于这一详实的数据依据,相关部门得以对公交线路展开全方位优化。例如,为满足市民往返岳阳东站与张谷英村之间的出行需求,特别新增了定制公交服务,该线路沿途精准停靠关键站点,为乘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同时,依据不同时段的出行热力数据,灵活调整公交班次,对于客流量稀少的低效班次予以适当减少,将有限的公交资源更多地倾斜至出行需求旺盛的时段与区域,从而显著提升公交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建立拥堵预警系统:利用网约车庞大且实时更新的行驶轨迹数据,搭建智能化交通拥堵预警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轨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运用复杂精妙的算法模型,精准预测可能出现拥堵的关键节点和路段。一旦预测结果生成,相关部门便能提前介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根据预测情况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使车辆在路口的通行效率最大化;通过交通广播、电子显示屏以及手机 APP 推送等多种渠道,引导车辆合理分流,避开拥堵路段,从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3.4 平衡新旧业态矛盾
推动出租车 “网约化”:为促进出租车行业与网约车行业的协同发展,建议开放出租车接入滴滴等主流网约车平台接单,达成出租车与网约车平台的深度融合。此举不仅能拓宽出租车的客源渠道,也有助于整合市场资源,形成更为高效的出行服务体系。同时,考虑到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的特殊需求,允许出租车采用动态定价机制。根据实时的市场需求波动,出租车可灵活调整价格,这样既能激励出租车司机在高峰期积极出车,增加劳动收入,又能有效调节出行供需关系,增强出租车行业在出行市场的竞争力,为乘客提供更优质、更有保障的出行选择。
设立司机权益保障基金:从平台抽成中精准提取 1% 的资金,专项设立司机权益保障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为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量身定制职业培训课程,涵盖服务技巧提升、安全驾驶规范、城市道路熟悉度强化等多个方面,以此全面提高司机的服务水平。同时,借助基金为司机提供保险补贴,对商业保险费用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助,有效降低司机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切实保障司机的合法权益,让司机能够安心从业,为城市出行服务注入稳定力量。
4结语
岳阳市网约车对交通资源配置影响呈 “旺季冲突、淡季增效”。旺季景区周边网约车无序运营,加剧拥堵并引发与出租车行业矛盾;淡季则通过优化车辆利用、弥补公交短板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短期应强化旺季交通管控,制定政策缓解拥堵、化解矛盾;长期要推动网约车电动化,强化数据应用,促进与传统交通融合。以 “精细管理 + 市场激励” 为核心的政策,是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平衡经济与公平的关键。将网约车融入 “公交优先 + 共享补充” 交通体系,岳阳市有望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为出行提供便捷、高效、绿色服务。未来,随技术进步与政策优化,网约车与交通资源配置将更协调健康。
参考文献:
[1]章薇. 网约车新业态新问题对交通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J]. 上海企业, 2024, (11): 51-53.
[2]陈仕瑜. 基于大数据的网约车运营特征及发展导向研究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3, (04): 161-163.
[3]高小博. 交通资源配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4]何唐凝. 交通经济视角下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J]. 今日财富, 2024, (3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