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化教学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包媛艳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小学029200
摘要:游戏化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化元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游戏需要围绕实际问题,以实践需求作为设计导向,确保教学游戏能够被应用于数学课堂。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和探索性,倡导通过数学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数学游戏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情境化,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数学概念,发展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游戏化教学应注重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确保活动的教育性、科学性和适宜性,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游戏化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分析
有助于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促进主动学习。传统数学课堂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情感与兴趣的调动。游戏化教学法则主要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寓于生动、有趣的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巧妙地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一定程度而言,这种由兴趣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还能够使他们在主动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
2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设计中的问题
游戏教学的融入并未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研究表明,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教学的设计并没有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际上教师采用游戏方法完成数学知识的教学和讲解,其目标是让学生增强积极性,提升学习热情。然而,取得的成果与预期目标相违背,学生对游戏的热情度不高,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强,导致游戏教学融入课堂的本质目标没有达成。学生缺乏热情度,缺乏积极意识,课堂内缺乏中心主体人物的参与,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受到阻碍。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高效掌握。
3基于游戏化教学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3.1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从而为课堂新生态的重塑做好了条件上的准备。小学数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的方法主要包括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故事引入、鼓励学生参与创设等。例如,教学人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深度解读教材重点难点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创设游戏情境。1.结合生活实际。设置“我的一天”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在模拟的钟表盘上拨出相应的时间。如早上起床时间、上学时间、午饭时间等。这样的游戏情境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钟表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加深对钟表时间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2.利用故事引入。创设“钟表王国的冒险”游戏情境,故事中钟表王国的指针们走丢了,需要小朋友帮忙把指针正确地安装到钟表上,并读出正确的时间才能拯救钟表王国。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被故事情节吸引,积极参与到游戏中,通过安装指针和认读时间的过程,更好地理解钟表的结构和时间的读法。3.鼓励学生参与创设。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表模型,并设计一个与钟表时间相关的小游戏。如有的学生制作了一个可以转动指针的钟表,然后邀请其他学生猜时间。学生参与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表明,依据上述方法创设游戏化情境,可明显提升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迎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兴趣爱好,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3.2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为在游戏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注意多样化游戏策略的设计。即,不能单一采用某一样教学游戏重复进行使用,要根据知识的不同以及学生喜爱程度的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选择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方法。进而,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吸引力,让游戏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游戏和多元互动为指引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度学习和探索。例如:在“位置和方向”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创设实践游戏。实际让学生通过在生活环境中进行走访的方式了解不同建筑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实践游戏中让学生探索家与学校的位置关系?商店与图书馆之间的位置关系?公园与动物园之间的位置关系?指引学生依据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表示位置关系。此实践类型的游戏贯穿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够善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另外,在“分数”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动手操作类的游戏。在此游戏中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手中的不同物品。如:平均分配纸张、橡皮平均分成3份、将手中的铅笔平均分成6份。以动手操作类实践游戏的创设让学生了解分数,并善于拥有分数表示相关的分配结果。如:将苹果平均分成3份之后,取其中1份,用1/3表示。以此类推在分一分的游戏教学中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总之,教师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游戏教学类型,让学生在实践游戏中、在动手操作游戏中了解学习重点,形成完善的学习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将游戏化策略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游戏化教学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索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方法,以更全面地评估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和作用。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游戏设计能力和教学素养,以适应游戏化教学的需求,从而推动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玉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元素的融入策略[J].中国教师,2024(10):112-114.
[2]李敏.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8):90-93.
[3]柯倩.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8):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