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作者

王亚然

河北省邯郸市 河北建工世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05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而深基坑工程作为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保障深基坑工程稳定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创新。本文旨在探讨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创新发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创新

引言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施工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然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与稳定。

1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1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法,主要由混凝土灌注桩、钢桩等组成,形成一道坚固的挡土结构。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工艺非常成熟,应用范围广泛,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土质条件。混凝土灌注桩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而且能够有效抵抗土压力和水压力,确保基坑的稳定性。此外,排桩支护技术还可以与止水帷幕相结合,从而有效防止地下水的渗透,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1.2土钉墙技术

土钉墙技术是一种由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和土体共同组成的支护结构。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简便、造价低廉,能够充分利用土体的自承能力,从而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土钉墙技术主要适用于土质较好的地区,对于土质较差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适用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1.3地下连续墙技术

地下连续墙技术是一种在地面以下构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具有连续性和整体刚度大的特点,能够有效止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种技术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表现出色,尤其是在软土地区和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承受土压力和水压力,从而确保基坑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它还能显著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和高效。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面临的挑战

2.1复杂地质条件

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软土地区和岩溶地区,深基坑支护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软土地区的土体强度普遍偏低,压缩性却极大,这使得在该区域进行深基坑施工时,极易产生较大规模的变形和沉降现象[5]。由于软土的特性,其承载能力有限,难以承受深基坑开挖所带来的压力,给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极大难度。而在岩溶地区,地下溶洞情况复杂,分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深基坑支护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为无法准确预知溶洞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地面塌陷、支护结构失稳等严重问题。

2.2周边环境限制

在城市中心区,深基坑周边通常环绕着建筑物、道路以及地下管线等重要设施。这些设施对基坑支护的变形要求极为严格,即使是微小的变形都可能对其造成严重的破坏。如何在确保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城市中心区的空间有限,施工场地狭窄,给大型施工设备的操作和材料堆放带来了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周边建筑物使得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体的位移和沉降,以免对其结构安全造成威胁。

2.3施工技术要求高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极高,在施工过程中,须对各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深基坑工程具有特殊性,其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坍塌、涌水等严重事故。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这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还需要先进的施工设备和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同时,由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复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压力、水压力、施工荷载等,这增加了施工技术的难度。

3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创新应用

3.1组合支护技术

在面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时,组合支护技术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优势。采用多种支护技术相结合的支护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支护技术的独特长处,极大提高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排桩与锚杆的组合,排桩能够提供强大的挡土能力,而锚杆则可以通过锚固在土体深处,有效控制土体的变形,两者相互配合,为深基坑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支护。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的组合,地下连续墙具有出色的止水效果和整体刚度,内支撑可以在内部提供强大的支撑力,两者共同抵御土压力和水压力,保障深基坑的稳定。这种组合支护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复杂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受限的深基坑工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3.2信息化施工技术

信息化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对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掌握支护结构的变形、土体的位移、地下水位的变化等关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够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如开挖速度、支护力度等,实现对深基坑工程的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还能降低工程风险。在施工中能够提前预警潜在危险,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3.3新型支护材料的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支护材料逐渐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崭露头角。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更大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同时抵抗各种侵蚀因素影响,延长支护结构的使用寿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为深基坑支护提供了新的选择。这种材料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定制化设计和生产,满足不同的支护要求。新型支护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还为深基坑工程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性发展空间。例如,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作的可装配式支护结构,具有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大幅缩短工期。

3.4绿色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下水回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位的下降,避免因地下水位变化而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周边建筑物的损坏。同时,回灌的地下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土体温度、减少土体膨胀的作用,有利于支护结构的稳定。泥浆处理技术可以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绿色施工技术还包括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粉尘排放、优化施工工艺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成本。例如,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可以减少土方开挖量和运输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复杂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限制以及施工技术要求高等因素,都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组合支护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新型支护材料的应用以及绿色施工技术等,都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的创新尝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还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庆伟.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09):77-79.

[2]张庆,贺海利.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3,(05):210-212.

[3]陈鹏亮.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3,(0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