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刘燕
城关希望小学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镇城关希望小学726300
摘要:本研究围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剖析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思维基础。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蒙与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思维成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能助力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升他们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它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小学数学领域,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运用创新性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二)特点
1.流畅性: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与数学问题相关的思路和想法,例如在计算数学应用题时,能快速想出多种解题方法。
2.变通性:思维灵活多变,不受固定模式限制。如在图形认识中,学生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理解图形的多种属性和特征。
3.独创性:提出与众不同、具有独特见解的想法或解决方案。比如在数学游戏中,学生创造出独特的游戏规则或策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促进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机械记忆。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思考不同的计算方式,能更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数学问题,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增强了他们应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当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就感时,会极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方法传统
许多教师仍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讲解数学公式时,教师直接给出公式并要求学生背诵和套用,而不引导学生思考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课程内容局限
教材内容相对固定,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创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数据示例,没有引导学生去收集和分析生活中的数据。
(三)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多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常规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无法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持续发展。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课堂环境
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疑问。当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例如在课堂讨论中,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
2. 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多样。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如“用12根火柴棒可以摆出哪些不同的图形,它们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系?”
(二)优化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测量等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数学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思维相互碰撞,能产生更多的创新想法。如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数学模型的制作,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丰富教学内容
1.融入数学文化: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数学故事等数学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感受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圆周率时,介绍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
2、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如在学习百分数时,引导学生计算商场打折时商品的价格,分析银行利率等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四)改进评价体系
1.实施多元化评价:除了考试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思维创新等方面。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例如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不仅看答案是否正确,还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否有创新。
2. 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的闪光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如在课堂提问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给予鼓励或引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
六、结论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改进评价体系等多种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