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嵌入式课程评价贯穿于一日生活活动的策略
齐钰
昌吉州木垒县第三幼儿园 8319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评价也随之出现在教师的视野,我们幼儿园也在思考如何落实“幼有优育”理念,如何更深入的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并给与幼儿及时的支持成了我们思考的关键,课程审议、游戏观察、游戏案例等日常进行的工作是课程评价吗?课程评价如何能够嵌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对于如何运用观察工具进行实施观察评价有了一定的收获,以下文章将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嵌入式评价、课程、一日计划
一、实施课程评价的重要性
二十大提出“幼有优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基于传统备课,很难落实这些精神。因为,传统备课的预设内容不能有效关注到幼儿当下的兴趣和经验。传统备课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不能有效关注日常生活、游戏。传统备课依赖教材,照抄照搬,每天只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用书》备课和周计划表进行教学,不能因幼儿需求而改变课程计划。传统备课两位教师各自备课,保育老师不参加备课,两教一保未能统合关注到一日活动中幼儿经验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总之,在一日保教活动中,我们感觉到传统备课不能适应现在“幼有优育”“高质量发展”等理念,因此,我们在思考如何落实“幼有优育”“高质量发展”理念。2022年教育部出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感觉我们的课程改革有了方向。1.课程设计和实施要贴近幼儿发展当下。2.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3.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二、运用观察记录调整日计划从而推进课程发展的策略
(一)课程实施前的评价——寻找课程实施的“原点”和“支点”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师依据幼儿的原有经验、兴趣、需要,梳理本园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利用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生活经验、发展水平来确定主题。
例:中班在10月份时首先根据节气、自然资源等先组织教师筛选课程资源,根据资源审议课程。编制课程大纲,三幼得天独厚的资源就是农耕资源叫丰富,在带领孩子们去进行寻找课程的过程中。幼儿展开了讨论:然:树叶怎么都落下来了,因为秋天到了啊!熙:麦子也熟了,我奶奶就在收麦子。辰:我们玩的这里也全是树叶。怡:我要拿扫把扫,我想帮帮他。熙:我们不能乱扔垃圾,要不然清洁工会很辛苦。提:班里的也不能扔垃圾,我们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根据幼儿讨论,教师对孩子们的问题进行梳理,基于孩子兴趣点基础上、资源能支撑课程开展、有教育价值这三点进行课程审议。根据孩子们的问题和谈话内容,依据《纲要》“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的要求,我们把幼儿的谈话内容1.麦子熟了。2.我们不能乱扔垃圾,清洁工会很辛苦。留下作为课程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指南》中也指出4-5岁的幼儿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我们最后确定1.树叶怎么落下来了?2.麦子熟了。3.我们不能乱扔垃圾,清洁工会很辛苦。4.班里也不能扔垃圾。编制了我园10月份的课程大纲。月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课程的推进我们也会进行调整。例如:预设月计划时我们将多彩的秋天设置为第一周的活动主题,但是在寻找秋天的过程中幼儿又对晾晒产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对月计划又进行了调整。
周计划我们先进行了预设,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进行随机的调整,例如我们前期制定的周计划中,是食物的保存方法中的腌制,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幼儿晒完后:幼儿对于食品在太阳下的变化产生了兴趣,因此我们将周四的活动调整为了:设计观察表,观察食品晾晒的变化。
主题实施中的评价——让幼儿的发展“个性化”和“可视化”
在主题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最终都会落实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中,如何能够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与分析,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同时又能关注到全体的幼儿,还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学习发展与需求及时的调整课程呢?“嵌入式评价”可以适当的解决上述问题。
“嵌入式评价”是将评价融入到幼儿学习、生活、游戏全过程,根据每日预设的保教活动形式和内容,再依据《指南》评价标准和领域核心经验,我们就选择确定活动观察点,我们给孩子确定了我们的观察侧重点,观察侧重点确定好了之后,我们要根据这个观察重点,然后做评价工具,做评价工具,评价工具就是观察量表。我们做出来以后,根据我们每天的观察,对我们的日计划做微调。如果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发展孩子的发展不太好,或是大多数孩子的能力没有达到,我们第二天的这个活动内容继续进行,不做调整,继续进行,老师继续观察,然后直到我们的大部分孩子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时,我们会推进预设活动和观察目标,但仍然留下这个目标给少数孩子。老师会继续观察少数孩子这个目标发展的达成情况,然后根据观察后我们再对少数幼儿活动观察目标做调整。
结束: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通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敬 杨爱娟《幼儿发展评价指南》
[2]俞沈江《爱上劳动·点亮童年》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