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方理论视角下侨乡的旅游促进策略剖析

作者

江畅 蒋银龙 汪颖达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

摘要:本文从地方依恋理论出发,探讨槐棠村(黄山市歙县)的旅游发展策略。槐棠村作为侨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但面临基础设施不足、市场知名度低等问题。研究提出三个旅游促进策略:持续改进策略,提升服务和基础设施;槐棠村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设计,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绿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生态友好型旅游。具体改进方案包括基础设施提升、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绿色旅游发展,旨在通过增强旅游吸引力和提升游客的地方依恋感,推动槐棠村的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槐棠村及其他侨乡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侨乡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地方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侨乡作为故乡与外部世界的纽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复兴及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槐棠村,位于黄山市歙县,作为典型侨乡,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农耕文化与自然景观。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槐棠村的旅游业发展面临基础设施不足、文化传承断层、市场知名度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地方依恋理论,提出具体的旅游促进策略,旨在帮助槐棠村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如何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构建槐棠村的旅游发展策略,如何通过旅游提升槐棠村的文化认同感并推动地方经济繁荣,以及如何确保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

二、理论综述与槐棠村发展现状

地方依恋理论(Place Attachment Theory)研究人与地方的情感纽带,强调地方对个体或群体情感与身份认同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个体或群体对特定地方的依恋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与该地方的互动方式。在旅游领域,地方依恋理论有助于揭示游客与目的地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影响其旅游动机、停留时间及重复访问等行为。槐棠村,作为黄山市歙县的侨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主要旅游资源包括徽派建筑、传统民俗活动、农耕文化以及与海外侨胞的文化联系。然而,槐棠村的旅游业面临诸多挑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住宿设施简陋、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槐棠村的市场知名度较低,游客群体集中在周边地区,缺乏大规模的游客吸引力。与此同时,侨乡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冲击使得文化传承面临困难。因此,槐棠村的旅游发展需要借助地方依恋理论,加强文化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吸引游客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侨乡旅游促进策略设计

基于槐棠村的现状和地方依恋理论,本研究提出了四个主要的旅游促进策略,以推动槐棠村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提升。

1.持续改进策略

持续改进策略着眼于在现有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槐棠村应通过提升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接待能力,增强游客体验。具体措施包括培训当地居民,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建设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提升交通设施,改善卫生条件等,提升游客的整体满意度。同时,要保持槐棠村的地方特色,提供本地美食、民宿和手工艺品,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依恋。

2.槐棠村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设计

槐棠村的文化遗产是其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徽派建筑、传统民俗活动和与海外侨胞的文化联系等,为槐棠村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此,槐棠村应通过定期举办传统节庆活动、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展示等方式吸引游客,让他们参与到槐棠村的文化传承中。同时,槐棠村应加强对古建筑和历史遗址的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展示槐棠村的历史与文化,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深入了解槐棠村的文化底蕴。

3.绿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槐棠村的旅游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旅游。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往往带来环境压力,因此,槐棠村在推动旅游发展的同时,必须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槐棠村可以通过采用环保建筑材料、节能设施等方式减少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槐棠村还可以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如生态农业观光、农产品体验等,吸引那些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游客。绿色旅游不仅能提升槐棠村旅游的可持续性,还能树立槐棠村作为负责任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四、改进方案及实施策略

在前述策略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方案,旨在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加强生态保护等方式,推动槐棠村旅游业的全面提升。

1.基础设施建设

槐棠村的基础设施改善是提升旅游体验的基础。首先,槐棠村应改善交通状况,开通更多的公交线路,建设更为便捷的交通网络,尤其是与周边城市的联通。其次,槐棠村应提升住宿设施,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和精品酒店,提供更多的住宿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文化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槐棠村可以通过举办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和体验项目,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槐棠村可以结合农耕文化,推出农业体验、手工艺制作等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槐棠村的传统文化。

3.绿色旅游与生态保护

槐棠村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可以通过绿色建筑和环保设施建设,推动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槐棠村可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环保教育等绿色旅游产品,吸引关注环境保护的游客。

五、成果预期与总结

通过实施上述改进方案,槐棠村的旅游业将实现显著提升,预计将取得以下几个成果:

1.提升游客流量与旅游收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槐棠村将吸引更多游客,特别是家庭游客和高端游客,带动旅游收入的增长,成为槐棠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2.增强地方依恋感与游客满意度:通过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与当地居民的互动,游客将形成更强的地方依恋感,愿意多次回访槐棠村,形成长期稳定的游客流量。

3.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繁荣将促进槐棠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通过文化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确保槐棠村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而言,槐棠村的旅游促进策略不仅为其自身的旅游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其他侨乡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借鉴。通过地方依恋理论的视角,槐棠村不仅能够提升旅游吸引力,还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推动社区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柯营营. 乡愁视角下海外华人华侨返乡旅游意愿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2.DOI:10.27019/d.cnki.gfjsu.2021.000202.

李静,戴光全.符号视角下的传统节庆体验研究——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J].装饰,2019(4):28-32. DOI:10.16272/j.cnki.     cn11-1392/j.2019.04.007.

本论文资助项目如下:S202310375050,2023AH051354,2022xskq007,2022jyxm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