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探索
孙金霞 陈娜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新华小学4538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时代为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旨在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工作创新探索,以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策略
引言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沟通渠道。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策略
1.1建立数字化档案,提升教育评价质量
班主任重点工作任务为:仔细观察学生、评价判定学生、搭建学生档案。在“互联网+”视域下,班主任可以借助数字档案建设的模式,记录、整合工作内容,设计信息化、数字化工作表格,主动生成与获取评价数据,为管理工作、档案设计工作与评价工作开展提供助力。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巧妙灵活使用“互联网+”平台中高质量、高水平的软件设备,借助具有简便、直观、高效特点的管理工具,简化学生信息数据生成、获取步骤,提升数字档案质量,节省班级管理与日常教育精力。例如,班主任可以选择使用针对性的线上记录软件和设备,实时动态开展记录、计划、总结、学情分析的研究任务和行为操作评定等各项工作。一是利用印象笔记APP,在手机这一移动终端当中随时生成每日班级管理工作计划、工作任务,便于查看与审核工作任务进度,让班主任日常工作可以留下痕迹,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二是利用Excel服务器软件,撰写与编创日常工作日志、学生学习日志,分期、分领域记录整合工作心得,记录学生学情,总结与归纳阶段性班级教育成果、管理成效。
1.2开展线上主题班会,增强班级凝聚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主题班会逐渐成为了一种创新的班级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形式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这一强大的工具,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丰富多彩的交流与互动平台。通过线上主题班会,我们可以将同学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线上主题班会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师生关注。首先,这种活动形式打破了传统班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同学们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其中,共享班级活动。无论是身处何地,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子设备,就能够轻松加入线上主题班会,参与其中。其次,线上主题班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方式。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同学们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种多元化的交流方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还提高了班级活动的互动性。
1.3搭建线上互动平台,开展心灵沟通
在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不仅可以使用文化长廊、橱窗、黑板报、自由天地、教材学习园地、德育教育板块、主题班会等传统德育教育平台,组织实施德育教育活动,而且可以根据“互联网+”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交流互动平台,线上组织开展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活动,借此不仅可以提升互动深度,实现心灵沟通、情感沟通目的,而且可以拓宽班级德育教育渠道和途径,让德育教育可以深度实施。一是建立班级交流网站,并且设置“网络聊天室”,在聊天室内与任课教师、学生等进行线上互动交流、讨论协商等,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德育教师配合,借助“网络聊天室”与学生互动,开展德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传递推广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借此让德育工作可以实时、动态开展。二是在班级交互网站当中规划设计“心理健康咨询信箱”,班主任可以邀请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借助“信箱”开展线上心理辅导活动,使用“E-mail”与班级当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克服、打破心理障碍与心理困境。
1.4创设课后服务体系,开展课后服务指导
班主任可以结合“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与机遇,合理使用互联网平台,包括智慧学习平台、移动终端APP等,组织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指导活动,科学合理指导学生,为学生全面化发展提供助力。例如,在班级课后辅导工作规划设计过程中,班主任就可根据阶段性、拓展性学习主题,实施课后服务,首先,开展课后学习服务,利用钉钉APP,为学生提供课后拓展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拓展探究,并且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进行动态化批改、审阅,帮助学生及时改进、纠正。其次,开展话题讨论交互服务,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学习情况,规划设计课后话题讨论活动,比如针对学生课后沉迷于手机、电脑这一问题,组织实施“电子产品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利弊”讨论活动,引导学生针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进行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最后,开展课后互评服务,为学生上传推送评价表格,要求学生利用线上学习平台自主填写,评价自己一日学习成效,培养学生课后反思能力、自我评价指导能力。上述课后服务涉及任务布置、话题交互、互相评价等环节,可以助力学生灵活、巧妙使用课后学习时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1.5建立班级微信群,加强家校沟通
在当今社会,班级微信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家校沟通平台,正逐渐成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有效打破了传统家校交流的时空限制,还实现了家校之间的实时互动。借助微信群这一便捷的工具,班主任可以随时发布班级动态、作业通知、家校共育等相关信息,让家长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向班主任反馈意见和建议,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这种互动性的沟通模式,有助于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通过班级微信群这一平台,家校双方能够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班主任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探索将更加深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岳梅.互联网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教育,2023(7):93-94.
[2]蒋雪梅.基于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学周刊,2024(2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