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

陈海方

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 315300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已成为教学重点目标。然而当前高中生面临学业压力大、阅读兴趣不足、阅读策略匮乏等问题,导致阅读效果不尽理想。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成为每位英语教师必须思考解决问题。文章从材料选择、方法创新与环境构建三个方面,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路径与策略。

一、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选择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主题文章,如科技创新、环保议题、跨文化交流等,引发共鸣与思考。材料难度设置应循序渐进,避免过难造成挫折感或过易导致学习倦怠。原汁原味英文报刊杂志如《Times》青少年版、《National Geographic》等能让学生接触地道语言表达。融入中西方文化比较元素文章既拓展文化视野,也增强跨文化理解能力。定期更新补充时事热点材料使阅读内容与时俱进,保持新鲜感。教师还应当通过悬念设计,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主动投入阅读活动。教师应注重阅读材料多样化,既有工具性文本如说明书、新闻报道,也有人文性文本如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全方位培养学生不同类型阅读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围绕野生动物保护这一主题构建丰富阅读资源库。除课本提供基础文章外,教师应当补充 National Geographic 中关于濒危物种报道,BBC 野生动物纪录片文字脚本,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官网中保护项目介绍等多元素材。课前,教师引入 Would you like to see real pandas ?引发学生兴趣,播放大熊猫栖息地短片,建立情感连接。教师展示全球濒危动物分布地图,引导学生思考 Why are theseanimals endangered ?激活背景知识。在阅读环节教师将全班分组,每组负责不同濒危动物保护案例阅读,如 African elephant, giant panda, Siberian tiger 等,通过专家小组形式交流各自阅读成果。为适应不同学习风格,教师准备图文结合材料、音频材料与视频材料三种形式,学生可根据个人偏好选择。延伸阅读阶段,教师推荐 Jane Goodall《In the Shadow of Man》选段,展示科学家与黑猩猩互动故事,既丰富专业知识又培养人文关怀。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观经典文段英译版,促进跨文化思考,使阅读材料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情怀。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技能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且有意义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带着目标进行阅读,如信息检索、观点辨析、故事续写等,培养不同层次阅读能力。阅读策略直接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巧,包括略读获取主旨大意、查读寻找特定信息、精读理解文本细节等不同阅读方式,以及预测、推断、归纳等高阶思维训练。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理清逻辑关系,形成整体认知框架。预习 - 阅读 - 巩固三阶段模式确保阅读效果最大化,预习阶段激活背景知识,阅读阶段进行深度加工,巩固阶段强化记忆应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堂上集中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教学实践为例,教师应当运用历史探究教学模式开展阅读教学。采用问题链接法导入,展示几张历史遗迹图片 ( 如 Stonehenge、Great Wall、Pyramids 等 ),提出 Whatstories lie behind these historical sites ?引发思考。运用背景知识激活法,通过思维导图形式梳理学生已有历史文化知识,建立新旧知识连接。正式阅读前,教师引导预测 - 验证活动,让学生根据标题、图片、首段末段预测文章可能包含内容,阅读过程中不断验证调整预测。阅读环节采用三色标记法,学生用绿色标记已知信息,黄色标记新信息,红色标记疑问点,促进深度思考。课堂中设计历史对话环节,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历史人物或文化代表,基于阅读材料进行跨时空对话,如中国农历新年与西方圣诞节传统对比讨论。教师还引入文本重构策略,将原文打乱顺序,学生通过寻找逻辑连接词、代词指代关系等语言标记重建文章结构,提高语篇理解能力。延伸阶段设计文化传承项目,学生选择一项本土传统文化( 如剪纸、中医、京剧等),查阅英文资料,制作英文介绍手册,实现阅读输入与表达输出结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数字工具如 Padlet 协作墙来实时反馈等增强课堂互动性,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

三、构建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应完善英语图书角建设,配备丰富分级英语读物创造随时可读条件,班级可开辟英语阅读专区营造浓厚英语文化氛围。定期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读书沙龙、英语戏剧表演等将阅读融入趣味活动中。建立阅读激励机制,设置阅读之星、阅读护照等奖励方式,肯定学生阅读成果。制定科学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形成规律阅读习惯。利用数字技术拓展阅读空间,推荐优质英语阅读APP 与网站,实现随时随地阅读。

开展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支持英语阅读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引入英语原版电影作为辅助阅读材料,增强阅读趣味性。组织学生参加校际阅读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强动力。倡导终身阅读理念帮助学生认识阅读不仅是学习工具,更是生活方式,培养持续学习能力。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引导学生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最终形成自主阅读习惯。

结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材料选择、方法创新与环境构建三方面协同发力。精选适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具有吸引力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创新教学方法,注重阅读策略指导与高阶思维培养,提升学生阅读技能;构建良好阅读环境,通过多种活动与激励机制,培养学生持久阅读习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支持者角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支持。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深度融合途径,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杨平秀 .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7):303.

[2] 张箐芹 .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J]. 科学咨询 ,2018(12):78.

[3] 杨兴来 , 杨洋 .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J]. 中外交流 ,2016(21):16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