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探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作者

华艳辉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066000

关键词:能力,政策,教育理念,职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变革使高职毕业生在市场上举足轻重,而职工的职业核心素养深受重视,由于职业核心素养形成受多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应进一步优化与细化教育理念,减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能力素质鸿沟,使教育理念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相关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也在变革,从活动理论来看,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力资本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提升,高职学生必须满足职业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因此,为适应组织工作并尽力融入组织环境职业核心素养,在当下的职业发展背景下,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指标来说,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在工作中提升自身能力,以更能从容地适合各行业的岗位尤为重要。

职业核心素养包含于核心素养范畴,职业核心素养是内在的、抽象的,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有阶段性,拥有相应的学习终端,在不区分行业与具体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它关乎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通过学习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来适应职业的竞争力和未来职业发展。

接下来我们再讨论一下学习活动,“活动”对人的心理机能发展有重要意义,学习活动是客体内在于主体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是对高职学生就业前的职业准备,高职教育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提升,但也要考虑学生将来选择和评估职业,因此,高职院校重视关键能力、职业想象力、职业兴趣,为进入职业生涯接受一定的培训和教育,以使高职学生能够顺利达到职业适应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充分发挥、发展、培育、调动职业想象力,以学校教育培养活动为整体单元,使高职学生能够完成胜任复杂工作,培养必要的职业兴趣和积极性,这关系到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核心素养。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职业核心素养与具体情境紧密相关,学习包括社会性、实践性、以差异资源。要善于在情境中学习,并应用知识,知识离不开活动,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是学习情境的互动过程,高职院校要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创设活动情境的重要性,在参与共同体活动中,在情境应用中得到掌握和强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情境学习理论有重要联系,高职教育要在实际教学中将所学知识与能力运用于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边缘参与逐渐成长为核心参与,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经验总结,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培养提供具体明确的目标指向。

如今,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开始加速,任何国家对于职业核心素养都有了更高的需求。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质量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受到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高职职业核心素养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要反映职业核心素养领域的最新进展,站在时代的高度,随着人们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拓展,强调创新、合作、信息意识,把未来和现实统一起来,因此,高职院校应严格从职业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出发,应遵循全面性原则,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职业核心素养水平。

二、关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

职业理想偏向于学生内心的愿望和诉求,职业意识素养包含个体综合反映,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现在具体的内涵指标上,职业意识不是短期形成的产物,职业理想素养的形成更依赖于在高职教育中正确的培养方式。保证职业活动顺利、高效完成所必需的能力,使学生在学校熏陶下完善职业品格。

高职院校职业核心素养是一个活动系统,在挖掘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学生职业素养是在各种各样具体可见的活动中,经过高职教师的认真教学形成的职业认同,通过设计具体的行为事件进行培养,使高职学生能够对于选择对职业活动有稳定持久信念,形成高职学生本优秀的素养储备,能够依据自身实际有较为清晰的职业目标,也更有助于高职院校较完整把握职业核心素养培养。

从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因素总体来看,活动理论将主体定义为活动的执行者,我们这里探讨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主体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客体是激励主体活动的导向性的对象,因此只有对职业核心素养有强烈提升动机,需要与动机是影响学生表现的重要因素,它应源于企业需求、政策导向等,它要求高职院应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自身职业核心素养,并在培养过程中严格执行与遵守,这也是关乎其他环节培养的重要因素。

素养的培养与知识技能培养是有很大不同的,因此高职学校不只仅仅要重视教育过程及教育理念,在学习者与共同体的交流互动中,将习得的能力再次应用于真实场景中,还要制定职业核心素养评价考核制度,辅以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等心理工具,对高职生核心素养进行常规化考核评价,并具象到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与企业一起制定针对性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意识等的形成与改变,形成更为重要,精细化、过程化的监督,以实现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三、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建议

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顶层设计,职业核心素养的好坏很难用绝对衡量,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质量提升,包括很多综合因素,如是否制定灵活可变并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学校是否重视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活动情境主要看学校是否注重举办各项实践活动,学校是否有专门的职业核心素养监督机制,还应该综合考虑监教育生态条件,使其在

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结果上起到反馈和总结作用。

因此,要充分考虑多种培养方式,比如注重在课堂及实践中高度还原工作场景,并注意定期多样性的监督评价,校能够合理安排举办实习实训活动,培养学生本身有着强烈的内部提升动机,教师只作为引导者,从多方面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质量。

在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关注培养要素,整体改善培养环境,全面、均衡地优化各项培养要素,使学生在各方努力营造的优质条件,与专业知识融合并内化于心,更全面客观、真实高效、富有促进意义的的评价。

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构建良好教育生态,院校应致力于改善整体培养环境,遵循重观念重设计、重理论重实践、重传授,在学习共同体中体验、借鉴、合作,创建真实工作情景,发挥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最大潜能。要加强深度合作,设立校企合作共研项目,要企业与专任教师的默契配合,学校要不断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优化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助力高职院校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桑雷.基于知识图谱的核心素养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 1 8,(4):1 5-21

2、张广传,王海英.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育路径——基于山东省“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9):19-23

3、王薇.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学习活动模型研究——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分析框架[J].教育学术月刊,2020,No.335(06):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