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引路人

作者

李正琼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街道东屏小学 655800

穿着朴素的中山装,洗得有些泛白的千层底,左手捧着课本,右手捏住粉笔,讲台上,一站就是38年,爷爷也便成了我的老师。“润物细无声”,爷爷拉着我的小手,灌给我满腔的热情,沿着爷爷走过的路,我成了孩子的引路人,二十余载,青春无悔。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扎根于心,我深知“我是谁,我的学生就是谁”。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品格锤炼,孔子“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便成了我的训条。

作文里,孩子们这样写道:

上课了,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引人入胜的课堂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滴滴……滴滴……”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我们很惊讶,老师的手机从来都是静音模式,今天怎么会响起来了呢?老师循声看去,说:“这是医院的电话,我接一下。”教室里安静极了,所有同学都屏息凝神,目光齐聚老师的手机,看手机里能蹦出什么来。

老师面带的微笑变脸般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心底里喷出的难受,坐在前排的我好像看到了老师眼里瞬间盈满的泪水。老师“嗯……”了一声,就用手里的语文课本蒙住了脸,抽噎着,一声接着一声。教室里,死一般的沉寂。同学们手足无措,呆呆的望着李老师。课本下,我知道老师哭了。一会儿,就一会儿,就一小会儿,老师转过身去,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擦了擦眼泪,挪开了那本捂住脸颊的课本,带着哭腔说:“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说完,重新捧好语文课本,努力地挤出一丝微笑,又开始了她精彩的课堂。

下课了,老师拿起教学用具,跑出教室,骑着摩托车飞一般的出了校门。原来,老师接到的电话是“你的爷爷去世了。”

那节课,虽然我什么也没听进去,但是我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与坚守。

朋友圈里,家长这样发表:

风,拼命地摇撼着路旁的小树,雨,像倾天而下的珠帘,车轮在积水里艰难地滚着。

车窗外,飘过一个熟悉的身影,哦,我孩子的班主任——李老师。 我踩下刹车,把车往后挪了挪,摇下车窗,大声地喊到:“李老师,快上车!”李老师伸手拉车门,刚要碰到把手却又缩了回去,摇了摇手说“丁丁爸爸,不用不用,雨大,你快走!”我大声喊道    “快上车!李老师,雨大。”“不用不用!”见李老师还是不上车,我立刻下车拉开右后门,硬是把李老师塞进我的车里。

雨越下越大,雨刮拼命地刷着,我们在大雨滂沱中前行。车里突然间安静了下来,瞬间一点小尴尬,和着一点小紧张。

“李老师,一起吃个饭吧!” 我说。

“不用,不用!”李老师又摇了摇手。

“下着雨,买菜也不方便,哪里都是吃,我也刚好约了朋友。”

“不用,不用!”李老师仿佛多了一些严肃。

我拨通了餐馆的电话“你好!订餐,20分钟到。”

“丁丁爸爸,谢谢你的心意,我领了,一会儿就到家,真的不用。”

车子在雨中前行,红绿灯处,小小的县城居然塞车了,我踩停了车,等待有序通过。这时,右后车门被打开了,“丁丁爸爸,谢谢啊!”李老师下车了,撑着伞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我手足无措。

六年前,我的孩子慕名而来,成了李老师的学生。中秋了,电话这头,我在李老师家楼下,李老师却在了外地。过年了,我依然还在李老师家楼下,可李老师又回了娘家。家长会上李老师的声音又响起:“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家长就是我的兄弟姐妹。”

雨幕中,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作为深耕讲台二十余载的教师,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教育的种子在生命中悄然萌发。那个当年总爱翻我教案文本的我的孩子,终究循着墨香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在2020年高考成绩670分揭晓时,笃定地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也成功地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原来那些关于责任与热爱的言传身教,早已在春去秋来的点滴相处中,织就了最生动的职业启蒙课。今年,他和曾经的我一样,踏上讲台,成为了一名重庆巴蜀中学的教师。当我看到他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游刃有余时,恍惚间与我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晨光重叠。我愈发深信,教育就是用生命去引领生命。

引路人,我是孩子们的引路人,就如同当年,爷爷是我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