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

余肖娜

身份证号:640324198811151826

摘要:建筑工程预结算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项目经济效益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系统探讨了预结算在成本控制、工期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了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准确的预算编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超支风险,合理的预结算能够优化工期安排,严格的结算审核能够确保工程质量,三者共同作用于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前期调研、采用先进预算软件、优化流程、提升人员素质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策略,以提升预结算效果,最大化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工期管理;质量管理

一、引言

建筑工程预结算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成本进行预先估算和最终核算的管理活动。预算是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定额,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事前计算和规划,旨在确定预期成本;结算则是在工程完工后,依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合同条款,对工程费用进行最终核算和确定。预结算的基本流程包括前期准备、预算编制和结算审核等环节。

预结算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预算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合理分配资金,避免投资风险。其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结算审核则确保了工程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防止虚报冒领,保障项目各方的合法权益。

然而,当前工程项目中预结算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准确、结算审核不严格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深入研究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提升预结算效果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工程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具体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并提出提高预结算效果的具体策略。通过系统研究,期望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论文结构安排如下:首先,介绍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基本概念与流程;其次,分析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机制;再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预结算的实际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预结算效果的具体策略,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建筑工程预结算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成本进行预先估算和最终核算的管理活动。预算是指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定额,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事前计算和规划,旨在确定工程项目的预期成本。结算则是在工程完工后,依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合同条款,对工程费用进行最终核算和确定。预结算的基本流程包括前期准备、预算编制和结算审核等环节。

在前期准备阶段,需收集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如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材料价格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预算编制阶段,依据设计文件和定额标准,对工程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的成本估算,编制出详细的预算书。结算审核阶段,则是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结算资料进行审核,核实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费用,确保结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预结算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预算为项目投资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合理分配资金,避免投资风险。其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结算审核则确保了工程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防止虚报冒领现象的发生,保障了项目各方的合法权益。

预结算流程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前期准备为预算编制提供基础数据,预算编制为结算审核提供参考依据,结算审核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最终验证,三者共同作用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的预结算管理,工程项目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最优化,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预结算不仅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三、建筑工程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机制

建筑工程预结算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深远影响。首先,预结算对成本控制具有显著作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成效。准确的预算能够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依据,帮助项目管理者合理分配资金,避免因资金不足或过剩导致的投资风险。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详细成本估算,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成本超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预结算对工期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预结算能够为工期安排提供有力支持。通过预算编制,项目管理者可以明确各阶段工程所需的资金和时间,从而优化工期安排,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预结算过程中对材料采购、施工进度等环节的预算控制,有助于避免因资金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此外,预结算对质量管理也具有促进作用。预算编制中,通过对材料、人工等费用的合理估算,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结算审核阶段,通过对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核实,能够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从而保障工程质量。高质量的工程不仅能够满足使用需求,还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提升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

综合来看,预结算对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准确的预算编制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合理的预结算能够优化工期安排,严格的结算审核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使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最优化,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机制,可以参考以下思维导图(图2):

通过图2可以看出,预结算通过影响成本控制、工期管理和质量管理,最终作用于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影响机制。

四、案例分析

在探讨建筑工程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具体影响时,选取典型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能够更直观地揭示预结算的实际作用。本文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工程项目——项目A和项目B,详细描述其背景信息及预结算实施情况,并分析预结算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具体影响。

项目A为某市大型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该项目在前期进行了详细的预算编制,明确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估算,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控制。项目B为某高校图书馆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该项目同样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预算编制,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结算审核。

在项目A的实施过程中,预结算的准确性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详细成本估算,项目管理者及时发现并避免了多项潜在的成本超支风险。例如,在材料采购环节,预算编制中明确规定了各类材料的价格范围,有效避免了因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成本增加。最终,项目A的实际成本较预算降低了约5%,显著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项目B在工期管理方面得益于预结算的支持。通过预算编制,项目管理者明确了各阶段工程所需的资金和时间,优化了工期安排。在施工过程中,预算控制确保了材料采购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因资金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项目B最终按时完成,较原计划工期缩短了约10%,有效降低了时间成本。

在质量管理方面,项目A和项目B均通过预结算确保了工程质量。预算编制中,对材料、人工等费用的合理估算,确保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结算审核阶段,通过对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核实,及时发现并纠正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高质量的工程不仅满足了使用需求,还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提升了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预结算对两个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表1列出了项目A和项目B的预结算数据与经济效益指标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项目A和项目B在实施预结算后,均实现了成本节约和工期缩短,质量满意度也保持在较高水平。项目A的实际成本较预算降低了5%,工期缩短了8.3%,质量满意度达到95%。项目B的实际成本较预算降低了6.7%,工期缩短了10%,质量满意度达到90%。这些数据充分验证了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正面作用。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预结算在成本控制、工期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显著提升了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预结算的准确性和严格执行,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持,确保了项目在成本、工期和质量方面的最优表现。

五、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效果的策略

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是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首先,加强前期调研是提高预结算准确性的基础。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现场勘察,获取准确的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信息,能够有效减少预算编制中的误差。此外,采用先进的预算软件也是提升预结算准确性的重要手段。现代预算软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能够快速生成精确的预算报表,减少人为计算错误。

优化预结算流程同样至关重要。简化审核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可以显著提高预结算的效率。同时,提高预结算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提升预结算质量的关键。高素质的预结算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提升预结算效率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预算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能够大幅提高预结算工作的协同性和时效性。信息化管理平台还可以集成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等功能,为预结算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综合来看,提高预结算效果的策略应包括加强前期调研、采用先进预算软件、优化流程、提升人员素质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多方面措施。这些策略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预结算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系统化的策略实施,预结算不仅能够为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还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保障工期和质量,从而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六、结论与展望

建筑工程预结算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本文的系统研究,可以看出预结算在成本控制、工期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显著作用。准确的预算编制为项目投资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降低了成本超支风险;合理的预结算优化了工期安排,避免了工期延误;严格的结算审核确保了工程质量,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使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案例数量有限,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预结算效果。其次,数据获取难度较大,部分数据依赖于项目方的提供,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完全性。此外,研究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对预结算的影响,如政策调整、市场波动等因素。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方向。一方面,探索预结算在新型建筑模式中的应用,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分析其对这些新型模式经济效益的影响。另一方面,开发智能化预结算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可以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变化对预结算的影响机制,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更为全面和动态的决策支持。通过不断深化研究,预结算将在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秀芳.建筑工程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4):109-112.DOI:10.16673/j.cnki.jcfzdx.2024.0435.

[2]王玲玲.工程经济预算在工程招标中的作用及建议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22,(11):176-178.

[3]周懿.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1,(07):116-117.

[4]陈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四川建材,2020,46(05):220+224.

[5]钟平.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与采取措施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220-221.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9.0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