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孙丽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南行中学 邮编:215100
摘要:从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实际来讲,作为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知识,地理不仅是学生们了解我国地理知识的窗口,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必须从打造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着手,让更多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盎然的兴趣进入地理知识的海洋中,从而确保学科教育教学的实效。笔者在苏州市吴中区南行中学地理学科从教多年,结合实践经验借本文简短表述关于初中地理学科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与提高
1 前言: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初中阶段正是对学生开展思维模式引导教育,形成他们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指挥棒下,更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笔者认为,初中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具有科学性、探究性的知识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行为,也借助学科教育教学的开展带动学生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必须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功夫。
2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内容概述
从初中地理课本的知识轮廓来讲,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意识。初中地理课本中有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催生他们的环境保护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学生学习了地理知识中的环境知识部分,能够更好地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增进认知,了解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联,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建立起了环境保护观念。第二,区域认知。我国幅员辽阔的客观实际为初中地理课本中带来了很多区域地理的内容,通过学习区域地理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大好河山和地形地貌,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品味不同区域地形地貌的差异,从而对于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来自不同地区的动植物和农业产品形成知识记忆,更好地提升自身观察和思考能力。第三,地图技能。地图是初中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能够熟练应用地图也是对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的精致程度不断提升,学生能够从地图中提取出很多有用的知识,读图作业能力和水平也是检验学生地图技能的重要途径。第四,地理实践能力。这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一些社会地理知识调查、简单工具制作和地图绘制等知识应用能力。作为一门探究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凭借地理课程做到学以致用有着广阔的施展空间,还能有效激发自身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个人的科学探究素养。第五,地理表达。只有对于地理知识有一定认知,才能够结合到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态特点等现实情况,对于不同区域的地表特点、适宜领域进行展望和探索尝试,进而实现了从思考层面应用地理知识的表达和个人与环境的交流。
3 初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3.1转变教育理念
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对于多年来传统课堂集中授课中的经验进行扬长避短与合理优化,用更加符合当前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他们知识内容,进而借助教学过程的开展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从这点意义上来讲,作为课程设计和组织者的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规划显得非常重要。为了避免传统或违背当代教育理念的方式影响到教师教学行为的开展,教师要真正静下心来,对于当前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与调整,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需要的课堂开展方式。尤其是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知识获取的需要,坚决摒弃上世纪“一言堂”的说教模式。与此同时,在面向学生实施全面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尽力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注意考虑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不断保持学生对于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地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3.2改进学习目标
只有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今后的学习行为。鉴于此,笔者认为,地理教师可以结合设定的考核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设置好阶段性的学习目标。针对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全面提升,还可以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通用的统一模式下的学习标准。实践证明,在由浅入深向学生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内容确实趋于浅显易懂的话,教师可以多考虑穿插能够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知识内容。尤其是在当前倡导建立师生互动探究的崭新课堂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在集中授课的时间,通过巧妙设疑、多媒体展示、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思考方向,从而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增进对于要学习知识的感悟和理解,真正达到收获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3.3优化教学过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教学硬件环境的提升与发展,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都丰富了更多的现代教学手段,极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传统的地理课堂上,教师除了口述就是板书,学生只能面对教材中有限的文字注解和刻板的图片去感受生动性欠佳的教学内容。对于个别知识和概念方面,由于教学素材有限,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抽象感,影响教学实际效果。而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的当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动画效果、声影像等多方面融合,提升知识内容展示和表达的生动性,有效牵动学生的视觉和思考,启迪和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去,进一步保持和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创设出更多实践操作的内容,根据预期完成时间的具体情况,还有内容的复杂程度,合理安排好是在课堂时间进行或是课余时间进行,需要进行分组安排任务还是由个人来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参与进来与学生打成一片,积极回复学生面临的问题和疑点,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评价与指导,依据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的差异给予他们鼓励性评价。
3.4重视情感体验
在初中阶段,各学科教师都承担着借助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而地理课程不仅能够带给学生这些,还可以带给学生们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当学生们在课程中感受到我国的秀美山川和地形地貌的同时,必然会怀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这样一种情境下,教师适时引导和融合其他知识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起今后报效与建设祖国的崇高志向,从而提升在学校期间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努力程度,真正做到从情感上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崇高的价值观。
4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非常重要,只有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目标,优化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核心素养,用现代教育的理念将地理知识嵌入学生的大脑中,达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向莉.例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9(09):48-50.
[2]杨泉.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分析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4(03):35-36.
[3]吴娟荣.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J].现代教育与实践,2024(11):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