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的安全性分析
李子毅
370305197710076514
摘要:本文针对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展开研究。通过国内外燃气事故统计分析,明确我国城镇燃气事故特点,从燃气管道腐蚀、人为因素、设备材料失效及外部因素剖析事故成因。提出加强燃气管道维护、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严格施工管理和安装泄漏报警装置等预防措施,旨在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城镇燃气使用安全,为燃气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城镇燃气;泄漏;爆燃事故;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城镇燃气在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使用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稳定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然而,目前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事故时有发生。
一、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的现状
1.1 国内外燃气事故统计与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城镇燃气事故频发。从事故发生频率来看,随着城镇燃气普及程度提高,事故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安全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但由于燃气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仍时有事故发生。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燃气行业发展迅速,安全监管存在滞后性,事故发生率相对更高。从事故危害程度分析,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一次严重的爆燃事故可能导致数十人伤亡,周边建筑严重损毁,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事故还会引发社会恐慌,对城市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
1.2 我国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的特点
在事故发生场景上,我国城镇燃气事故多发生在居民住宅和商业场所。居民住宅中,由于用户安全意识不足、私自改装燃气设施等原因,容易引发泄漏事故。商业场所则因用气设备复杂、使用频率高,一旦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爆燃。从季节规律来看,冬季是事故高发期。冬季居民用气需求大增,燃气管道压力增大,且天气寒冷,管道易因热胀冷缩出现裂缝,增加了泄漏风险。在事故类型占比方面,燃气泄漏引发的事故占比较大。大部分爆燃事故都是由前期的燃气泄漏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因施工不当破坏燃气管道引发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在城市建设施工过程中,若施工单位对地下燃气管道分布情况了解不清,违规施工,就可能造成管道破裂,引发严重后果。
二、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的原因分析
2.1 燃气管道腐蚀
燃气管道长期埋于地下,面临着复杂的腐蚀环境。化学腐蚀是常见的腐蚀类型之一,土壤中的酸碱度失衡,若土壤呈酸性,其中的酸性物质会与金属管道发生化学反应,逐渐侵蚀管道壁。电化学腐蚀也不容忽视,由于地下管道与周围土壤形成了原电池,管道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不断流出,导致管道金属逐渐溶解。杂散电流也会加速管道的腐蚀,如地铁、电车等轨道交通产生的杂散电流,一旦流入燃气管道,就会引发腐蚀。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燃气事故中占据很大比重。部分用户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燃气安全知识。在燃气使用后未及时关闭阀门,或者在燃气泄漏时,未采取正确的通风、关闭气源等措施,反而盲目点火,引发爆燃。一些施工人员在燃气管道附近施工时,未进行详细的地下管线勘察,违规作业。如在进行道路挖掘、建筑施工时,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可能会直接破坏燃气管道,导致燃气泄漏,若遇明火,极易引发严重事故。
2.3 设备材料失效
燃气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燃气系统的安全。一些小厂家生产的燃气阀门、管件等,质量不过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密封不严、开裂等问题。阀门的橡胶密封圈老化、变质,就无法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导致燃气泄漏。
设备材料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会逐渐老化、磨损。燃气表的计量部件长期使用后,精度下降,可能无法准确监测燃气流量,影响对燃气使用情况的判断,也可能因故障引发燃气泄漏。
2.4 外部因素
自然灾害是引发燃气事故的重要外部因素。地震发生时,地面强烈震动,燃气管道可能会因地基沉降、管道错位而破裂。洪水会淹没燃气设施,导致设备短路、损坏,洪水携带的泥沙等杂物也可能对管道造成冲击和磨损。第三方破坏也是常见的外部因素。一些不法分子为获取燃气,私自盗接燃气管道,破坏了管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城市中频繁的市政工程建设,如铺设电缆、通信线路等,若施工单位未与燃气公司沟通协调好,也可能误挖燃气管道,引发泄漏事故。
三、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燃气管道维护
定期对燃气管道进行全面检测至关重要。可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漏磁检测等,精准探测管道内部的腐蚀、裂纹等缺陷。根据管道的使用年限、所处环境等因素,合理制定检测周期,对于老旧管道以及位于复杂地质环境的管道,缩短检测间隔,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做好管道的防腐处理工作。在管道铺设前,对管道外壁进行防腐涂层处理,选用优质的防腐材料,增强管道的抗腐蚀能力。对于已铺设的管道,定期检查防腐涂层的完整性,及时修复破损部位。可采用阴极保护技术,通过外加电流或牺牲阳极的方式,使管道成为阴极,避免发生电化学腐蚀。
3.2 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燃气公司应联合社区、物业等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通过举办燃气安全知识讲座,向用户详细讲解燃气的正确使用方法、泄漏后的应急处理措施等知识;发放宣传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燃气安全要点;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播放燃气安全公益广告,扩大宣传覆盖面。建立用户安全反馈机制,鼓励用户及时反馈燃气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设立专门的热线电话或线上反馈渠道,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处理用户的反馈信息,对于用户提出的合理建议给予采纳和奖励,提高用户参与燃气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3.3 严格施工管理
在燃气管道附近进行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与燃气公司进行充分沟通,获取详细的地下燃气管道分布图纸。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明确管道的具体位置和走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大型机械设备在管道上方直接作业。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一旦发现有损坏燃气管道的风险,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燃气公司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不定期进行巡查,对违规施工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4 安装泄漏报警装置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类型的泄漏报警装置。在居民住宅中,可安装家用燃气泄漏报警器,当检测到室内燃气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用户采取措施。在商业场所和燃气设施集中区域,应选用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的工业级泄漏报警装置,并配备联动控制系统,一旦检测到泄漏,自动切断气源,启动通风设备。定期对泄漏报警装置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制定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报警装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发生泄漏时能够及时响应。
结语
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危害严重,其频发与管道腐蚀、人为失误等多因素相关。加强管道维护、提升用户意识、规范施工管理和安装报警装置等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未来,随着检测技术创新和管理体系完善,城镇燃气安全保障将更坚实,为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1]丁文文,刘昊.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的安全性分析[J].石化技术,2024,31(12):357-358.
[2]殷武丁.城镇燃气泄漏和爆燃事故的安全性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4,(04):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