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蒋安琼
四川省汉源县第二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效果,分析其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发现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分组不合理、任务设计不恰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科学分组、精心设计任务,并加强教师的指导与监控,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一、引言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关键作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与交流,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探讨数学问题,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研究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通常表现为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特定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解决数学难题、进行数学实验、开展数学项目等。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情境,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协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 社会互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之间的目标互赖关系决定了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积极的目标互赖会导致个体之间相互协作。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每个成员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其他成员的努力,这种积极的互赖关系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学习,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同伴共同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这种互动式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裁剪三角形的三个角并拼接在一起,观察能否组成一个平角,以此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需要明确各自的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小组成员相互配合。通过长期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数学项目学习时,小组内有的学生擅长收集资料,有的学生擅长数据分析,有的学生擅长撰写报告,通过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
(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模式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小组讨论和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能够学习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解决一道数学难题时,学生先自主思考解题思路,然后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通过相互启发,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会了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发展,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一般以 4 - 6 人为宜。小组内成员应具有不同的优势,形成互补。例如,将学习成绩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与基础相对薄弱但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共同提高。同时,教师要定期对小组进行调整,以保证小组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合作学习的核心,任务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任务要明确具体,让学生清楚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假设学校要组织一次郊游活动,租车公司提供两种车型,A型车可坐 40 人,租金为 500 元/辆;B 型车可坐 30 人,租金为 400 元/辆。学校共有 200 名师生参加活动,如何租车最省钱?这样的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才能找到最优方案。
(三)加强教师指导与监控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与监控。教师要及时了解小组讨论的进展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例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偏离了主题,教师要及时提醒;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有误,教师要适时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要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包括对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和对每个成员参与度的评价,及时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不断改进。
五、结论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分组不合理、任务设计不恰当、学生参与度不均衡以及教师指导不到位等。通过科学分组、精心设计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加强教师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肖成全. 合作学习——21世纪的创新教学策略[M].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4] 郭华.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25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