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教学要走进生活

作者

王德鑫 王国娇

吉林省辽源市实验中学 136200

摘要: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从而使数学学习充满生活气息把孩子们“放”回到生活世界中,让他们在现实中发现数学知识的真谛。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因为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应是生活化的。大千世界五彩斑斓的生活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课程资源,数学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如何使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去实施: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对习题内容不感兴趣,阅读能力较差,学习没有动力,觉得学数学没有用。从实践中,我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一张发票、一份电话交费单、超市购物小票……都可以成为研究数学的素材,超市购物小票可以研究商品中“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张学生家长打车所要的出租车计价单可以成为孩子学习函数的教材等我经常利用发生过的事情设计应用题:

1.研究有关车辆载人的事。

数学小组参加考试,可供租用的车辆有两种:第一种车每辆可乘16人,第二种车每辆可乘8人,若只租用第一种若干辆,则空8个座位;若只租用第二种车,则比租用第一种车多2辆,且刚好坐满问数学小组有学生多少人,

2.有关怎样租车最经济实惠的问。

在上面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考虑以下的问题:已知第种车每辆租金为 300元/天,第二种车每辆租金为200元/天,要使每名同学都有座位,并且租车费最少,应该怎样租车?

这道题以同学坐车为背景,虽然同学们经常坐车,但从来没有在生活中真正计算过这个问题,更没有以决策者的身份来决定用几辆车题目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常常见到的熟悉的场景看一看,这是个容易解决、平常的问题,这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都想说出自己的方法,于是学习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是的,这的确是个不太难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学很快就列出方程找到用几辆车,可马上就有同学反问:这是最省钱的方法?应怎样通过这个式子计算出来呢?刚才的成就感激励着学生继续探索,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办法,在运算、思考、争论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未感到枯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每人都有了分析这类问题的思路,明自了为何要结合方程思想和不等式来计算,并且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方法,同时自己也摸索出了一种学习的方法:正是在多样的情境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了,并且学会了自主学习。通过这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到学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无形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亲近数学知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使教学内容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化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生动活泼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正负数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的基础。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我运用多媒体放映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的一系列场景,如冰箱里的温度与冰的关系,冰琪淋在常温下的温度变化,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以零度为界限,那么冰块的温度在零度以下融化了的冰珙淋温度在零度以上,用既简便又直观的数学方法表示“零上”和“零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完成了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数学表示,地下商场离地面的高度的数学表示。这一环节的创设,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原创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在讲授轴对称这一知识点时,我先带领学生参观美丽的西湖中学校园,再问学生印象最深的校园建筑是什么?学生都说新校门特别气派,我们都引以为自豪。我接着问:“新校门有什么特点?”有的说有两个一样大小的自动门,有的说医务室和保卫科的外观一模一样,顶上的造型也一模一样……学生各抒已见,兴致很高。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于是我不失时机的引入了数学概念、轴对称,由于把学生带入了熟悉的可以形象感知的具体情景中,这节课的课堂效率也特别高。

三、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想去买书包和 MP3.国泰超市和西单超市的价格都是一样的,书包180元、MP3 360元,西单是买200元返100元;国泰超市是每件商品打八五折,你们给我出出主意,我应该去哪里买更省钱9现代家庭几乎都遇到过装修问题,但学生很少参与这项“家庭大事让学生画出居室的简单平面图(只是草图),要求学生帮助家长测量后计算家里的实际居住面积,如果房高统一为2.5米,要刷乳胶漆多少平方米(忽略门窗所占面积)?每平方米工钱10元,应付多少工钱?每大桶乳胶漆350元,能刷60平方米,刷完整个居室乳胶漆大约要花多少元?共付多少元装修款?这样一系列的练习,既使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自己也能与家长一起参与这项“家庭大事”,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知识运用生活化

精心设计题目,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明白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通过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似”之后,让学生分组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体验数学知识运用的生活化。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创意的图形或作品,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精美的图案、漂亮的剪纸、立意新颖的版画。有的同学到初中毕业的时候还一直珍藏着它们。初中的数学课堂学习让他们懂得珍爱生活。

总之,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和练习,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