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现存问题及优化实践
陈亚楠
湖南省怀化市宏宇小学
在新课标引领下,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才能够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大单元教学模式就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引导手段,教师可以在大单元教学体系中引入多元化资源,设计趣味性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探究兴趣,也让学生在实操中不断强化学习技能,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
一、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现存问题
当前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部分教师缺乏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深度,在授课时未能基于单元主题引入教学资源,因而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再者,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仍旧过于主导课堂,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相对单一化,学生未能在课堂中拥有充足的空间展开自主探究过程,这些都是教师应当着重改进的部分。
二、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小学美术教师想要优化大单元教学模式,就必须提高对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探究深度。在授课时,教师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单元主题来引入教学资源,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 12 课《童年的影子》该课教学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照片欣赏,感悟童年生活的美,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不同的美感。明确了单元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教学活动,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展开教育活动。活动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童年的影子》,探讨作品当中的光和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活动二,以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观察相关图片的光源位置,思考光源方向以及不同光源对于照片的影响。活动三,让学生尝试体验用光,完成拍照过程,从而感受如何用光以及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光源效果。这种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活动,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1]。
(二)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开拓学生的单元学习视野
在进行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尽可能的引入丰富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从而开拓学生的单元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在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 9 课《团扇》该课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团扇,感受团扇的艺术魅力,借助该课内容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教师还要让学生应用绘画、剪贴等技能来装饰团扇扇面,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借由该课的教学内容,还能强化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多样化的资源。在课程伊始,教师可以引出《怨歌行》该诗词,让学生参与对诗小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介绍团扇的发展历史,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朝历代的团扇样式。然后教师可以介绍中国团扇博物馆,让学生尝试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再通过主动介绍扇子的种类,讲述扇子的故事,完成知识的自主探究过程[2]。
(三)进行有效的大单元教学评价,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单元教学评价也是大单元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借有单元教学评价工作 , 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调整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深度理解大单元知识,有效强化个人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5课《深浅变化》该课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通过展开大单元教学评价工作,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用线条表示深浅变化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皴线和排线的区别,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展示诸如《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等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的艺术之美,提高个人的审美素养。教师还可通过提问,询问学生对相关作品的画面效果有何感想,后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造型表现课程当中根据所学的排线知识展开实践操作。在学生完成相关学习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自评量表,汇总个人的单元学习成果,在自我反思当中巩固所学。教师在进行有效的大单元教学评价时,还需强调创新评价方式,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评以及相互间的评价,来提高反思意识,促进个人的综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还需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展开教学评价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设计极具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也能够在自主搜集丰富学习资源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璐 . [J]. 新课程研究 ,2024(2):126-128.
[2] 宋佳奇 .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J]. 美化生活 ,2024(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