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循证护理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优化研究

作者

汤莉丹 刘妙鸽

伊犁州新华医院 新疆 伊宁市 835000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与护理模式的持续创新,循证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救治中愈发重要。研究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阐述了循证护理的概念、原则及应用。研究发现,循证护理能优化救治流程,精细化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为此,提出加强培训、完善体系、促进协作等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服务患者。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肌梗死;救治效果;优化策略

一、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在急诊救治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循证护理作为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强调将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护理服务。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优化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二、循证护理概述

(一)循证护理的概念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它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主动寻找和应用最佳证据,以改进护理实践,提高护理质量。循证护理的核心是科学、系统地运用现有最佳证据来指导护理决策,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循证护理的原则

循证护理强调以最佳研究证据为基础,这些证据通常来源于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研究。护理人员需要学会如何检索、评估和应用这些证据,以确保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应用证据时,护理人员需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临床经验是循证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研究证据,提高护理实践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循证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确保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等,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其独特的需求。

三、循证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一)急诊救治流程的优化

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快速识别心肌梗死症状的能力,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测等技能,以便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疼痛程度等,为后续的救治工作提供有力依据。一旦确诊,护理人员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这包括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常规措施,以及准备溶栓或介入治疗等特定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确保救治措施的及时、准确执行。急诊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因病情突然、疼痛剧烈而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救治效果。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其缓解压力、增强信心。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护理措施的精细化

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剧烈胸痛,循证护理强调采用个体化的疼痛管理策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给药方式。护理人员还可通过调整体位、放松训练等非药物手段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护理人员需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实施更为密切的监测和护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还应关注患者的心功能状况,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三)循证护理对救治效果的影响

循证护理通过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和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循证护理强调以证据为基础进行护理决策,确保了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循证护理还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了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配合度。循证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优化救治流程和精细化护理措施,循证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病情和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这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循证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护理人员通过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增强信心。通过普及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有助于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四、循证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循证护理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循证护理的重要性,树立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理念。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循证护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加强对护理人员循证护理技能的培训,包括文献检索、证据评价、临床决策分析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提高护理人员运用循证护理技能的能力,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力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最佳实践案例。建立循证护理学习交流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促进循证护理的普及和发展。

(二)完善循证护理体系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制定适用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循证护理指南。指南应明确护理实践的操作规范和参考依据,为护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建立包含高质量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的循证护理数据库。数据库应定期更新和完善,方便护理人员快速获取和应用最佳证据,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定期对循证护理实践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建立循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护理实践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三)促进多学科协作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救治方案。在急诊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护理人员还应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为医生提供有力的支持。鼓励护理人员与药师、营养师、康复师等其他学科人员交流合作,共同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跨学科交流,护理人员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针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救治效率和质量。多学科协作团队应定期召开会议、分享经验和案例,共同探讨和解决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结束语

循证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急诊救治流程、精细化护理措施以及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未来,应继续完善循证护理体系、促进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也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循证护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我们相信循证护理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30(3): 193-196.

[2]李华,王丽.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21,48(10): 917-921.

[3]陈静,赵丽.循证护理在优化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22,32(11):1029-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