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

作者

黄瑞

扶余市实验小学

一、引言

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思维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关键学科。回顾以往教学,传统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多数时候只能被动接受,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较少。而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知识表面,更要深入把握知识的核心,能够在不同场景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探索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义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用批判性思维去接纳新的知识和观点,并将其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敏锐捕捉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面对新问题时,能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提取有用信息,做出合理判断并解决问题。就小学数学而言,深度学习体现为学生对数学概念、原理的深刻领悟,能灵活运用多种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深度学习的意义

1.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深度学习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记忆公式和解题步骤,而是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深度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对不同解题方法的分析和比较,形成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创新解法探究,培养创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比如在教授 “认识人民币” 时,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 “小小超市” 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员和顾客,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习换算和找零。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性很高,不仅学会了知识,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2. 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故事里。我在教 “乘法的初步认识” 时,就给学生讲了一个孙悟空的故事:孙悟空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轻轻一挥,就能变出 2 个分身,再一挥,又变出 2 个分身,连续挥了 3 次,一共变出了多少个分身呢?通过这个故事,很自然地引出了乘法的概念,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二)设置问题,引导深度思考

1. 提出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完 “三角形的面积” 后,我问学生:“如果要测量学校花园里三角形花坛的面积,但是没有测量工具,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 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用脚步估算边长,有的说可以通过与已知面积的物体比较来估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应用,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2. 设计问题链

问题链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组成,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在教 “圆柱的体积” 时,我先问学生:“我们之前学过长方体的体积,谁能说说长方体体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我接着问:“那圆柱和长方体在形状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最后问:“能不能根据长方体体积的推导方法来想想圆柱体积该怎么推导?”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开展合作学习,促进交流互动

1. 合理分组:在分组时,我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让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实现优势互补。一般每组 4 - 6 人,这样既能保证小组活动的高效开展,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2. 明确任务:每次合作学习前,我都会给小组明确具体的任务。在教 “统计” 时,我让小组合作调查同学们喜欢的课外书籍类型。各小组需要完成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以及绘制统计图等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3. 组织交流:小组完成任务后,我会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补充。我再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像 “图形的旋转”“圆的面积推导”“三角形的内角和” 这类抽象知识,单纯讲解学生理解困难。这时,多媒体与数学软件就能发挥大作用。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图形旋转,能让学生看清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展示圆分割拼接成近似长方形,助力理解圆面积公式推导。借助几何画板,学生可自主绘制三角形,测量计算内角和,发现无论形状如何变,内角和始终 °,实现抽象知识的直观化与自主探究。

四、结论

引导小学生深度学习,需要教师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种策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组织合作学习、运用信息技术以及注重知识整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浅层次学习迈向深度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德龙 . 用合作学习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 . 新课程 ( 上 ),2017(09)

[2] 龚小招 . 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研究 . 教师 ,2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