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学科素养性
韦灿琼
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中心小学 广东 云浮 527329
摘要: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双减”政策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深远影响,特别关注如何在政策框架下实现对学生学习负担的减轻与教学效果的增强。通过对现有课堂模式的剖析,结合教学策略和资源的优化,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建议。通过该研究,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指导,使其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作业;作业设计;双减;素养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一环,其学科素养性日益受到关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话题。英语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学科素养性,旨在通过创新作业形式与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项目式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这种方法鼓励教师提出指导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研究和阅读,从而找到答案。例如,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节日为主题的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不同节日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活动。具体而言,可以从让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节日开始,如 Mid-Autumn Festival。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学生需通过阅读英语文本或观看视频,掌握与所选节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和传统食物。更详细地说,这个项目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视觉上吸引人的展示板,用英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如“Mid-Autumn Festival”这样的关键短语,并配有与节日有关的插图。他们还可以写一些关于如何庆祝这个节日的简短描述,从而练习与文化和传统有关的写作技巧。该项目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合作活动,让学生一起用英语编写和表演短剧,重现所选节日的庆祝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还可以设计一个节日聚会的邀请函或海报,使用适当的英语词汇和句子结构,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营造英语环境,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通过参与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此类型的作业通过将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和综合能力。
二、游戏化作业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游戏化作业设计策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性脱颖而出,将枯燥的语言学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有效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针对小学英语的基础词汇教学,教师可以设计“Word Catcher(单词捕手)”的游戏作业。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要预先准备一系列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英语单词卡片,如动物类单词:dog(狗)、cat(猫)、elephant(大象)等,学生则需扮演“单词捕手”的角色,通过快速记忆并准确说出这些单词的意思“捕捉”这些词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又提高了他们对英语单词的实际应用能力。针对句型结构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Sentence Puzzle(句子拼图)”的游戏作业。比如,教师可以将“I can...”这个句型拆分为“I”“can”以及各类动词短语如“play football(踢足球)”“read books (读书)”等,并制作成拼图。学生需正确组合以拼凑出完整的句子,如“I can play football.”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英语句型结构,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教师可设计“Story Creator(故事创作者)”的游戏作业。具体而言,教师要给出一组关键词汇和图片提示,如“zoo(动物园)”“sunny day(晴朗的一天)”“happy children(快乐的孩子们)”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围绕这些元素创作一个小故事。这不仅能检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规则运用情况,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并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设计拓展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通常设计为开放式,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应用,进一步拓展其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其英语核心素养。首先,拓展性作业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内容。例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虚拟的旅行计划,包括选择目的地、规划行程、预算开支等,全部使用英语完成。该作业设计不仅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实际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还需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发散思维,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其次,拓展性作业需要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通过制作英语视频、音频或电子海报等方式,表达个人对某个话题的看法。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且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的动机和效率。最后,作业设计中应引入真实的场景,使学生在场景中实际运用英语知识,不断拓展英语能力,如参与英语角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这种互动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英语,有利于提高口语流利度及增强文化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学科素养性探索,是顺应教育改革潮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展望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与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和实践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小学英语教学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昌莉.“双减”下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J].华夏教师,2023(35):60-62.
[2]宋冠军.“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探讨[J].甘肃教育研究,2023(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