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理念和对策分析
李苗苗
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泰国 曼谷 10700
摘要:美术馆是对于艺术进行展示的场所,属于我国重要基础设施,近些年来受关注程度明显提升,具有审美、教育等功能。公共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可以对于现有教育资源进行补充,在社会中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较为突出,需要相关人员对其予以充分关注,在增强人们审美能力的同时,使更多人对于美术形成认识。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分析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现状,并探究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和对策,希望能够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对策
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增加,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已经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并获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美术馆公共教育仍有不足,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力度进行探究,明确其中常见问题以及导致问题出现原因,并制定适宜措施进行优化,展现出美术馆公共教育最大化作用。
1 美术馆公共教育特征
美术馆的教育通常会被划分为广义、狭义两类。广义是指美术馆借助于对外展示美术作品吸引参观者,使其感受到美。狭义是指美术馆将当期主题作为依据,合理设置各种教学项目,并为参与者提供互动的机会。因此,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和学校所开展的美术教育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特征较为突出。
1.1 教育对象更加多样
学校的美术教育主要是针对于学生,这些学生的艺术修养大体相同,因此会集中进行教学。而美术馆在开展教育时,不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参与者都非常的多样,不论是收入水平高低、文化修养高低的群众都可以参与到美术馆中进行学习,这也是美术馆公共教育所特有的优势,可以表现出美术馆的公益文化职能[1]。美术馆教育的关键在于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到美术馆相关活动中。特别是对于美术馆中的作品进行细致研究、解读,邀请一些专业人员开展公共教育活动这一方式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对于美术教育进行分层,开展分化教育已经变为了目前世界各地美术馆的主要任务。
1.2 教育时间并不固定
学校美术教育会在特定时间内开展,教学内容也是固定的,会在结束教学后统一进行检测,只有通过检测才能够毕业。而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时间上并不固定,比较自由。只要步入美术馆,就能够对于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可以将其当作一种休闲娱乐项目,并且这一教育是循序渐进的,甚至会对于人的一生产生影响。
1.3 教学方式比较多元化
学校在开展美术教育时,所用方式相对固定,一般是由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美术馆在开展公共教育时,更加关注参观者的情感体验,是以人为本的,可以满足参观者个性化发展需求,并且参观者的个性不同,最终效果也有所不同。
1.4 教学内容和目的并不相同
学校所开展的美术教育内容相对固定,希望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熟练美术技巧,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美术人才[2]。而美术馆所开展的公共教育,教学内容并非一成不变的,会根据美术馆作品和主题活动的转变和出现变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带给参观者情感上的共鸣,使其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获得快乐,进而对于美术充满兴趣,主动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2 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
2.1 增强人们审美能力
审美是人们认识和接触世界的特有方式,能够加强人和自然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是不同的,审美也存在一定差异。不正确的审美观,很可能会导致人走向错误的发展道路,甚至是违法犯罪。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精神文化有了更高需求。在这一情况下,美术馆公共教育变为了增强人们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精神水平的重要方式,和人们的生活联系越发紧密。
2.2 会对于今后发展道路产生影响
近些年来,更多学生选择参加艺考来加入理想的院校,获得成功。艺考生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只有对于艺术专业具有一定了解、专业素养较高,才能够被录取[3]。在对于是否参与艺考犹豫不决时,学生可以到美术馆进行参观,明确美术馆发展历程,并学习美术馆公共教育课程,对于今后的艺考道路更具信心。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可以为学生找出正确发展道路,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属于美术教育必不可少的构成之一。
2.3 为群众提供服务
开展公共教育并非是为了获得较高经济收益,而是为了为群众提供服务,使群众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公共也就是所有群众所共有的,开放性特征较为突出,是公开透明的。美术馆属于基础设施,也具有开放性特点,可以微课所有群众提供教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公共教育对于授课人员专业性有着较高要求,需要精准的传递相关知识。美术馆工作人员必须要主动的进行学习,增强自身知识储备,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对于美术馆参观人员进行引导,详细的介绍美术作品。
3 美术馆公共教育现状
3.1 所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无论是何类企业或者是单位,想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支持。虽然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其仍有不足,比如说所用制度并不完善。例如,在进行存储时,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宝贵,对于存储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如果并未制定完善的存放管理制度,就会阻碍工作人员开展这一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美术行业的发展出现问题[4]。
3.2 没有进入到县级城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更多城市的规模有所扩大,并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县级城市的规模较小、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在县里美术馆公共教育比较稀缺,这就导致在县城生活的群众对于美术馆公共教育缺乏认识,难以了解到美术馆公共教育最大化作用,这也是阻碍美术馆公共教育开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3.3 并不重视宣传工作
在新时期,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对于互联网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美术馆需要与时俱进,借助于网络进行传播,展现出自身的公共教育功能,并在线下进行宣传。但是,由于美术馆公共教育可用场地较为狭隘,活动很难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再加上并未将线上和线下宣传相结合,导致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作用得不到体现。
3.4 网络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并未得到体现
美术馆是学校美术资源的关键构成,其具有丰富、宝贵的美术资源,不但可以为艺术生提供学习的作品,帮助艺术生进行赏析,还能够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近些年来,美术馆将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作为支持,打造了网络美术馆,为群众提供了高质量服务。但是,由于网络美术馆会将美术馆内的现有资源作为关键,并不重视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这就导致网络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无法满足新时期关注需要。再加上对于宣传工作关注程度较低,宣传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及时更新、推送相关消息等,导致美术馆无法被群众所认可。美术馆想要更好的体现出自身公共教育功能,就必须要认识到网络美术馆的重要性,加大力度构建网络美术馆。
3.5 主题教育活动单一
美术馆是以人为本的,在发展过程中会将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作为主要任务。近些年来,美术馆开展了较多类型的活动,比如说邀请专家进行讲解、举办美术夏令营、开展演讲等。但是,由于美术馆所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面对主体相对固定,活动形式相对固定,导致大部分人对于美术馆公共教育缺乏了解。
3.6 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
由于美术馆的特殊性,其在进行公共教育时对于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是从实际分析发现,目前美术馆中专业素养较高人才较少,很多工作人员对于作品内涵缺乏认识,无法细致的对于作品进行讲解,这从某种角度来说,制约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有序推进[5]。
4 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和对策
美术馆开展公共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可以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满足社会进一步发展需要。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对于美术馆公共教育予以充分关注,明确公共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适宜措施作出改进,提高美术馆公共教育水平,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工作:
4.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对于当前美术馆所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美术馆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难以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引,很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出现一些问题。需要管理人员对于以往经验分析、汇总,并判断美术馆今后发展需要,从现实出发,打造出包含内容较为全面的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这一制度能够适应美术馆现实需求,是切实可行的,并将这一制度落到实处。
4.2 和县级政府进行合作
当前,大部分美术馆都是在一线、二线城市中,导致县城对于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得不到体现。在这一情况下,美术馆可以和县级政府进行合作,在县城开设美术馆,并做好宣传工作,使更多志愿者加入到美术馆公共教育之中,提高美术馆的知名度,展现出美术馆公共教育优势。
4.3 加强线上和线下宣传的衔接
在新时期,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更多的网络美术馆。但是,和实体美术馆进行对比,网络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薄弱。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美术馆对于线上宣传推广的重视程度较低,线下宣传只针对于某些特定群体,人们对于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缺乏了解。在这一情况下,美术馆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的联系,将两者相衔接,使更多人认识到美术馆具有公共教育功能,并积极的加入到美术馆中进行参观,这对于增强群众的审美能力,打造和谐社会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到美术馆参与者的现实需求和个性特征。不同年龄层次、地区的群众精神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公共教育。比如说,在对于老年群体进行公共教育时,可以使用较为轻松的方式,使老年群体将其当做退休生活的一部分,愿意进行学习。
4.4 展现出网络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美术馆可以为学校美术教学提供教育资源,因此,要重视网络美术馆的建设,并交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于网络美术馆进行维护、更新,定期推送相关消息,介绍公共美术馆公共教育优势,使更多人在互联网时代了解到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这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够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
4.5 对于教育方式进行更新
美术馆开展公共教育是为了传递和美术相关知识,并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美术教育主题不同对于参与者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丰富多样的主题会提高群众加入艺术学习热情,使群众感受到美术所表达的情感。比如说,可以在春节举办弘扬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介绍新春习俗;在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来历等,这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多种不同需要,还能带给参与者更加新奇的体验,对于美术形成自己的认识[6]。
4.6 主动组织公益活动
当前,在不同行业中所开展的公益活动数量不断增加,希望可以通过宣传、推广,获得群众的认可。美术馆也应如此。要加大力度开展公益讲座,使自己的知名度得到提高。因此,美术馆工作人员要开展多种不同主题的公益活动,并开展公益课堂,为更多没有接触过美术的群众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其认识到美术的魅力,主动加入到美术学习中。除此之外,美术馆在开展公共教育时要不断深入,并和其他行业进行合作。比如说,可以和高校建立合作,达成双赢目标,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最后,美术馆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主题交流活动,要求专家介绍自己的创作心理、经过等,使群众认识到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为群众提供更多欣赏美术作品的思路,进而达成教育目标。
5 总结
在新时期,经济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更加关注精神文明方面的满足。美术馆作为重要基础设施,能够对于艺术品进行展示,在带给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体现出公共教育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但是,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力度研究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并制定相关对策,为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 侯放.探析当下公共美术馆如何践行美育教育功能[J].美与时代(中),2021(12)
[2] 陈丛.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21
[3] 邵梦娴.浅析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对学校美育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
[4] 刘凡.基于服务设计理念下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J].美术大观,2019(12)
[5] 杨晓影,李彬.情感空间与情境体验——谈美术馆空间的情感建构与公共教育[J].艺术评论,2019(04)
[6] 山凌. 美术馆的时空:公共美术馆语境视角下的教育活动[D].华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