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红色德育”助力初中化学“律动课堂”

作者

陈俊

南通市通州区文山初级中学 2263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将红色德育有效融入初中化学教学,构建出充满活力和创新性的律动课堂,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红色德育在初中化学律动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红色德育;初中化学;律动课堂

红色德育是一种以红色文化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红色德育,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而律动课堂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引导学生变静为“动”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因此,将红色德育与律动课堂相结合,是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红色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红色德育通过讲述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化学知识或化学史,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红色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而化学教学则旨在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将红色德育融入初中化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

二、新课标下“红色德育”助力初中化学“律动课堂”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要求教师不仅传授化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品德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将红色德育元素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提升他们的化学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播放革命历史纪录片、展示化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与英雄人物的贡献等,开展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化学与红色文化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化学实验,设计一系列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如“红色文化主题化学实验”、“革命英雄事迹的化学解读”等,让学生在亲身操作中感受化学的奥秘和魅力,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更能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既有扎实化学基础,又具备高尚品德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

(二)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

在新课标引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律动课堂的理念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它强调通过丰富的实践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红色德育也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培养起坚定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们应当精心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实践环节,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红色德育的实践体验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既掌握化学知识,又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如“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等,这些实验不仅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化学反应的现象,更在操作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制品的制作,如自制酸碱指示剂、简易电池等,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为了将红色德育元素融入实践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讲解,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历史的厚重,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围绕革命故事、英雄人物等主题进行演讲,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让他们在准备和演讲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进一步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

(三)强化小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在新课标倡导的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正逐步转型为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其中律动课堂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佼佼者。律动课堂不仅强调知识的动态传授,更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来深化理解、共同探索。这一理念与红色德育中强调的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不谋而合,共同指向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未来公民。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上,教师们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化学问题,体验知识探索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的擅长理论分析,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则擅长沟通协调,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实验的进程。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也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学会了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这种交流互动不仅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深化,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红色德育元素,设计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小组合作活动,如“红色故事小组演绎”、“革命精神小组演讲”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新课标下,“红色德育”助力初中化学“律动课堂”的构建,是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红色德育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律动课堂的构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将红色德育与律动课堂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颖.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化学德育教学[J].天津教育,2022(12):134-135.

[2]杨艳萍.初中化学德育价值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下),2022(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