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引领,开创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新纪元

作者

肖丽

湖南省蒸湘区实验小学42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仅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也有了更高的教学教研水平。教师们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上,不仅仅是以完成教学的进度为目的,而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它可以使教学目标科学地确定,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目的,使教师能灵活地运用教学,使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实现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小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效,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评一体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它强调教、学、评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促进,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全面的评价方式,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一、教:深入挖掘英语文本内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育教学的广阔天地里,教师作为引领者,需时刻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舵,精心挖掘并丰富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将知识的结构如同织网般细腻地构建,让学生在探索的征途中,能直观触摸到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从而驱动学生核心素养的茁壮成长,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飞跃,最终达成学科育人的崇高目标。小学阶段,英语知识虽看似浅显,但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教师需对每一单元的重点难点如数家珍,依据知识的独特性设计多元的教学策略,不断优化与丰富课堂内容,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价值。以湘少版五年级上册Unit7《What time do you getup?》的Part D部分为例,这是一篇描绘Mary爸爸日常作息的短文阅读。在引导学生通过听力训练、细致阅读与表格填写的方式全面掌握文本信息后,教师可巧妙设疑,鼓励学生对表格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分组讨论为Mary爸爸设计一份更为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随后,引导学生将这份时间表与自己父母的日常作息进行对比,用英语准确描述父母的作息时间,并在此过程中,体会父母的辛劳与不易,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对父母的爱与感激。

二、学:推行多样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学习成效

在课堂教学的生动舞台上,教师需精心设计各类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素养,从而巩固并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当教学聚焦于“天气”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用英语描绘天气状况的技能,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教材资源,如湘少版三年级下册Unit9《What’s the weather like?》中的问答内容,作为实践活动的基石。以“今日天气我知道”为例,教师可设计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围绕snow、cold等关键词汇,以及“How is the weather? It’s…”等句型,自主构思并设计对话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词汇与句型,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如指出某位学生在对话设计中融入了阴雨天气场景,并配以天气绘画,展现了丰富的创意与灵活性,这样的评价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学习动力。进一步地,教师还可以组织“我是小小天气播报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多渠道,收集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城市的天气信息。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天气的地域差异,还深刻体会到了及时获取天气信息的重要性。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需将收集到的天气数据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用英语进行播报,这一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整合与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更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持久热情。

三、评: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即时性评价与反馈

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又能让教师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缺点和问题,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从中获益。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即时性的评价和反馈,进行正确判断和价值引导,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对教学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采用精准且富有激励性的课堂评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能为教师提供宝贵的自我反思机会,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教师需敏锐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如在进行对话创编时,具体指出某位学生(如小张)在角色扮演中展现出的自然流畅的口语表达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授予其“最佳小演员”称号,这样的即时反馈不仅让小张备受鼓舞,也激励了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展现自我。同时,鼓励学生间开展互评,比如小李在评价同桌小王的对话创编时,提到小王能够灵活运用新学的词汇,使对话内容生动有趣,这样的同伴评价让学生们在相互学习中发现彼此的优点,加深对英语学习状况的理解。在形成性评价方面,教师可通过日常课堂观察记录,如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提问的质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汇总形成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而在终结性评价时,结合期末考试成绩与日常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教学实践,定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课堂互动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以提升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阐述到具体实践策略的探索,再到案例分析的深入剖析,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系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框架。教学评一体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同时,也期待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共同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立霞.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究[J].教育观察,2021(25).

[2]丁丽云.“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

[3]于海波;毕华林;吕世虎;颜飞;王秀红;陈瑞华;龚亚夫;朱伟强;张旭琳;伏小亚.新课标新在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度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