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分析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
张丽燕
广东省河源市第三小学 517000
摘要:新课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和“学习任务群”理念得到普及和推广,为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组织模式,可以有机整合零散的单元知识,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学习,逐步提升学生单元知识学习深度。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主题与教学目标,构建多元化单元学习任务,并贴合学习任务设计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习具有连贯性与有序性等特点,能够形成健全与完善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内容的整合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学习成果的应用性,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大单元教学是将若干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模式。它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和深化,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基于学习任务群分析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原则
首先,要遵守分解任务的原则。在布置学习任务后,要想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就需要细致划分核心任务,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逐步引领学生完成相应的子任务。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能够深刻记忆教师所讲解的语文知识,并掌握相应的语言运用能力。其次,要遵守实践创新的原则。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教师所开设的大单元教学活动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生动形象地将单元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凸显大单元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遵守情境真实的原则。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进行大单元教学需要立足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并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相应的语文知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分析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
(一)围绕单元教学主题,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在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之前,教师不仅要挖掘开发单元学习主题以及文本内容,而且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并围绕单元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保证目标具有精准性与全面性等特征。一方面,教师需要综合考量与分析语文教材文本具备的工具性、人文性等优势特征,始终坚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科学合理安排单元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则需要深入分析各个课时、各个教材内容,整合教学目标,让目标能够在后续落到实处,借此提升单元知识学习整体成效与合理性。
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为“革命文化”,教材当中编排设计的四篇文本与一篇现代诗歌都抒发了革命精神,讲述了经典的革命英雄事迹。依托文本教材各个课时的教学特征、文本编排等内容,规划设计以下教学目标,目标一:深度阅读课文内容,精准梳理与规划文本核心、重点脉络,积累与汇总文本经典语言、语言描绘范式,并且将其灵活巧妙运用到语文写作训练活动中,提升学习深度。目标二:以任务为驱动与引领,积极主动参与多样化实践活动,了解单元教材文本的人文主题意义,加深对革命历史、革命优秀事迹的了解,体会与感知当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以及民族气概。目标三:赏析与感悟单元语境,通过作品诵读与鉴赏,促进学生语言鉴赏力与审美力可以逐步提升。目标四:统筹整合单元情境,通过对比阅读、融合阅读与朗读等各种手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这一目标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当作立足点,可以助力大单元学习任务深度落实。
(二)创设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为保证大单元学习任务能够深入落实,让学生能够高效、全面学习大单元知识,落实大单元学习目标,教师需要统筹考虑单元学习内容与重点,分析研究单元学习任务与核心内容,安排与设计针对性、多样性的实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语文核心要素为:“精准梳理主次内容,体会与感知作者如何针对文本进行详细描写。”文本习作话题与核心内容为:“学习与感知家乡习俗,能够在习作活动开始时,抓住重点与核心内容,明确写作特征。”根据习作内容与语文核心要素,可以将本单元核心主题确定为:“感知民风民俗文化”,设计三个单元学习任务。任务一:组织开展课内初步阅读,明确掌握、腊八粥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等;把握藏戏的形成发展以及实际来源;任务二:积极阅读与感知中华传统民俗古诗歌,让学生从古诗歌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产生深刻的了解;任务三:针对我国传统习俗文化与节日调查分析,了解家乡传统民族风俗,使学生能够感知家乡风俗,树立文化自信。
(三)优化评价方式,促进持续发展
教师除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此,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例如,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评价。针对《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阅读小测验等形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文中情感的把握、关键句段的理解等。针对《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辩论或角色扮演活动,在此过程中用口头评价的方式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投入度和团队合作情况等。比如说,让学生朗读课文段落,评估其语音语调是否准确、情感表达是否到位。针对习作活动“我想对您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写作的形式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通过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至于学习态度与情感评价方面,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判断其学习态度是否认真、积极,是否对课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以及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三、结语
总之,通过对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的深入探究,我们不仅深化了对大单元教学及学习任务群理念的理解,更在实践中见证了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单元教学作为落实新课标的重要抓手,以及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其核心在于通过整合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提升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秋兰.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项目式教学探索[J].家长,2022(1):116-118.
[2]陈燕群.大单元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