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构建与应用
马小东
身份证号:510212198112229217
一、引言
随着能源转型与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智能配电网作为连接发电端与用户端的关键环节,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智能配电网结构复杂、分布式电源与智能设备接入增多,导致故障发生概率增加且故障定位、隔离与恢复难度加大 。传统的故障自愈控制方式存在信息共享不畅、信任机制缺乏、决策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配电网高可靠性、快速响应的要求 。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信等特性,为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
二、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需求及传统控制方式的不足
(一)故障自愈需求
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要求能够快速检测故障、准确定位故障位置,及时隔离故障区域,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随着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大量接入,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更加复杂多变,对故障自愈控制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为保障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以及电力市场交易的稳定,故障自愈过程需确保信息安全、数据可信 。
(二)传统控制方式的不足
传统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多依赖于集中式的控制中心,各设备之间信息交互需通过中心节点中转,存在信息传输延迟、易受单点故障影响等问题 。在信息共享方面,不同厂商设备协议不统一,数据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导致故障诊断和决策缺乏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传统控制方式中各参与主体间信任机制缺失,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影响故障处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
三、区块链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优势
(一)去中心化与分布式存储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使智能配电网中各节点(如分布式电源、智能电表、开关设备等)可直接进行信息交互,无需依赖中心服务器 。分布式存储方式确保数据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即使部分节点出现故障,也不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
(二)数据安全与不可篡改
区块链采用密码学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拥有相应权限的节点才能访问数据,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一旦记录在区块链上,便难以被篡改,确保了故障信息、设备状态等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故障诊断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
(三)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控制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上的自动执行程序,可预先设定故障处理规则 。当智能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满足合约条件的情况下,智能合约自动触发执行,实现故障的快速隔离和恢复供电,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
四、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构建
(一)体系架构设计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区块链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各类传感器、智能终端组成,负责采集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号等数据 ;网络层通过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与交互;区块链层是核心层,负责数据的存储、验证和共识,确保数据的安全可信;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故障诊断、决策支持、自愈控制等功能,实现对配电网故障的智能化处理 。
(二)功能模块设计
1. 故障监测与诊断模块:通过感知层采集的数据,结合区块链上存储的历史数据和设备运行规律,运用智能算法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快速检测故障并准确定位故障位置 。
2. 智能决策模块:基于故障诊断结果,利用智能合约和区块链上的共享信息,制定最优的故障处理策略,包括故障隔离方案、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方案等 。
3. 自愈控制执行模块:根据智能决策模块的指令,自动控制开关设备
等执行元件,实现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同时将控制过程和结果记录在区 块链上 。
4. 数据管理与共享模块:负责对区块链上的数据进行管理,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快速查询和共享 。各参与主体可通过授权访问相关数据,为故障分析、设备维护等提供支持 。
五、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应用实践
(一)案例概况
在某城市智能配电网试点项目中,应用基于区块链的故障自愈控制体系 。该区域配电网接入了多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和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环境复杂 。
(二)应用效果
当配电网发生线路短路故障时,故障监测与诊断模块迅速检测到故障,并通过区块链网络将故障信息同步给各节点 。智能决策模块基于区块链上的共享数据和智能合约,快速制定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方案 。自愈控制执行模块自动操作相关开关设备,在短时间内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故障处理时间缩短了 [X]% ,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 。同时,区块链技术确保了故障处理过程中数据的安全可信,各参与主体可实时查看故障处理进展和相关数据,提升了协同处理效率 。
六、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控制体系在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 。区块链技术的性能有待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智能配电网海量数据实时处理的需求 。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存在风险,若合约代码存在漏洞,可能导致故障处理错误或数据被篡改 。此外,区块链技术在电力行业的标准规范尚未完善,不同厂商的系统兼容性差,阻碍了该体系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
(二)优化策略
1. 提升区块链性能:研究新型共识算法和数据存储技术,如采用分片技术、改进的共识机制等,提高区块链的数据处理速度和吞吐量 。结合边缘计算技术,将部分数据处理任务下沉到网络边缘,减轻区块链网络的负担 。
2. 加强智能合约安全管理:建立智能合约代码审查机制,在合约部署前进行严格的安全审计,确保合约代码无漏洞 。采用形式化验证等技术,对智能合约的功能和安全性进行验证 。同时,定期对智能合约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修复潜在安全问题 。
3. 完善标准规范:推动电力行业与区块链行业合作,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数据格式、接口协议、安全要求等 。促进不同厂商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降低应用成本,推动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 。
七、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并探讨了其应用实践和优化策略 。实践表明,该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性 。但在技术性能、安全管理和标准规范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以及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体系将更加成熟,为智能配电网的安全、高效、可靠运行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
参考文献
[1] 王 赟 . 智 能 配 电 网 故 障 自 愈 技 术 的 应 用 [J]. 光 源 与 照明,2022,(09):193-195.
[2] 许建远. 配电线路故障自愈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J]. 电气开关,2022,60(03):1- 3+7 .
[3] 常 光 耀 . 智 能 配 电 网 自 愈 控 制 重 构 技 术 研 究 [D]. 宁 夏 大学,2022.DOI:10.27257/d.cnki.gnxhc.2022.0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