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与效率提升研究
程宜强
身份证号:420602197903201512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 “ 三农” 问题的总抓手,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农产品电商产业链涉及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同,导致产业链运行效率低下,制约了农产品电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 。越来越多的农户、合作社、企业参与到农产品电商领域,农产品电商的销售品类不断丰富,涵盖生鲜果蔬、粮油副食、特色农产品等多个品类。同时,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产品电商发展,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电商人才,推动农产品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2.2 存在的问题
2.2.1 产业链主体协同不足
农产品电商产业链涉及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多个主体,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生产的农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之间也存在利益分配不均、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导致产业链协同效率低下。
2.2.2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具有易腐坏、保鲜期短等特点,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保鲜技术要求较高 。然而,我国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物流网点覆盖不足。多数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实现全程冷链配送,导致农产品损耗率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销售。同时,物流配送成本过高,也降低了农产品电商的市场竞争力。
2.2.3 品牌建设薄弱
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意识普遍不强,多数农产品缺乏品牌包装和营销 。农户和企业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定位不清晰,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市场上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辨识度,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制约了农产品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2.2.4 专业人才短缺
农产品电商的发展需要既懂农业又懂电商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就业机会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同时,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农民接受电商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农产品电商领域专业人才短缺,影响了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构建
3.1 利益分配机制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保障产业链各主体协同合作的基础。建立基于市场需求和各主体贡献度的利益分配模式,明确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在产业链中的分工和利益分配比例 。例如,根据农产品的销售额或利润,按照一定比例向各主体进行分配。同时,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在产业链中承担较大风险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主体给予适当补偿,确保各主体的利益均衡,提高其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
3.2 信息共享机制
构建农产品电商产业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信息的实时共享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采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信息(如种植环境、施肥用药情况、生长周期等)、库存信息、物流配送信息等,并将这些信息上传至信息共享平台。产业链各主体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所需信息,及时调整生产、销售和物流计划,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率。例如,电商平台可以根据库存信息和物流配送情况,合理安排销售活动;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订单信息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
3.3 信任合作机制
信任是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等方式,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产业链各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对信用良好的主体给予奖励和支持,对失信主体进行惩戒。同时,鼓励产业链各主体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农产品电商产业链效率提升策略
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和网络速度,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降低农产品损耗率。例如,在农村地区建设冷库、冷链运输车辆等设施,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售地的全程冷链配送。
4.2 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开设农产品电商相关课程,培养懂农业、懂电商的专业人才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开展农产品电商人才培训项目,提高农民和从业人员的电商运营技能。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专业人才到农村地区从事农产品电商工作,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3 强化品牌建设
引导农户和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投入 。鼓励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品牌策划和营销,通过品牌故事、文化内涵挖掘等方式,提升农产品品牌的附加值。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直播带货、网红代言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4.4 推动技术创新应用
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推动农产品电商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追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为生产和销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适合农产品电商的新型包装材料、保鲜技术和物流配送设备,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五、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协同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解决农产品电商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产业持续升级。
参考文献
[1]孙紫睿,孙晓瞳.乡村振兴下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的痛点分析与优化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5,(08):73-75.
[2]王泽凯,秦烨.乡村振兴视域下呼和浩特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5,36(07):233-235.
[3]武晓黎,吴志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5,(0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