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李健
天津奇利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引言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其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风险高等特点。在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与成本是两个关键要素,二者既相互关联又存在矛盾。高质量的工程建设能够保障石油生产的安全与稳定,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但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导致成本上升;而过度追求成本降低,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引发安全事故和后期高额的维修成本。因此,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成本控制模式,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平衡,成为石油工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的质量成本控制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石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石油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石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构成与特点
(一)质量成本的构成
预防成本:为预防质量问题发生而投入的成本,包括质量培训费用、质量规划费用、质量体系建设费用、质量评审费用等。例如,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制定详细的质量规划,明确质量目标和控制要点,提前预防质量隐患。
鉴定成本:为鉴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而发生的成本,主要有原材料检验费用、半成品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检测设备购置与维护费用等。通过对原材料、构配件等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投入使用的材料质量合格;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判断工程质量是否达标。
内部故障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未满足内部标准而产生的成本,如返工费用、废品损失费用、停工损失费用等。若施工过程中发现某道工序质量不合格,需要进行返工处理,由此产生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即为返工费用;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材料报废,造成废品损失。
外部故障成本:工程交付使用后,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成本,包括维修费用、赔偿费用、诉讼费用、企业声誉损失等。石油工程投产后若出现管道泄漏等质量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若对周边环境或第三方造成损害,还需进行赔偿,同时企业声誉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后续业务拓展。
(二)质量成本的特点
复杂性:石油工程项目涉及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管道铺设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质量成本控制问题,且各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同时,质量成本的构成要素众多,不同要素之间关系复杂,增加了质量成本控制的难度。
动态性:在石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变化、技术更新、市场环境波动等因素影响,质量成本会随着项目进展不断变化。例如,在钻井过程中遇到复杂地质情况,可能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导致成本增加;市场上建筑材料价格波动,也会影响原材料采购成本,进而影响质量成本。
隐蔽性:部分质量成本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准确计量。如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企业声誉损失,难以直接用货币衡量,但却会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一些质量隐患在施工过程中未被发现,可能在项目投产后才显现,引发高额的外部故障成本。
三、石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模式构建
(一)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
质量成本预测:在项目前期,收集类似项目的质量成本数据、市场价格信息、技术资料等,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质量成本进行预测。例如,采用专家判断法,组织行业专家对项目质量成本进行评估;运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数学模型,根据历史数据预测质量成本趋势。通过质量成本预测,为项目质量成本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质量成本计划制定:根据质量成本预测结果,结合项目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成本计划。明确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将质量成本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成本控制责任和任务。同时,制定质量成本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质量成本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质量成本过程控制
预防成本控制:加强质量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完善质量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质量控制工作有章可循;加强质量规划,在项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质量成本因素,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质量成本。
鉴定成本控制:合理选择原材料检验方法和检验频率,避免过度检验增加成本;优化检测设备配置,提高检测设备利用率,降低检测设备购置与维护成本;建立科学的质量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避免因检验失误导致质量问题和成本浪费。
内部故障成本控制: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防止质量问题扩大化;建立质量问题快速处理机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降低返工、废品等内部故障成本;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提高施工人员责任心,减少人为质量事故发生。
外部故障成本控制:在项目交付使用前,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降低维修费用和赔偿费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高企业声誉,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声誉损失。
(三)质量成本考核评价
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根据质量成本计划和控制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质量成本率、预防成本率、鉴定成本率、内部故障成本率、外部故障成本率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全面反映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情况。
实施考核评价:定期对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将实际质量成本数据与考核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质量成本偏差及原因。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质量成本控制工作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未达到质量成本控制目标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成本控制工作。
四、结论
石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成本控制模式对石油工程企业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石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构成与特点,针对当前质量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从质量成本预测、计划制定、过程控制及考核评价等环节构建控制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能够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平衡,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水平。在实际应用中,石油工程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质量成本控制模式,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工作,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敬凯.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J].化工管理,2022,(09):155-157.DOI:10.19900/j.cnki.ISSN1008-4800.2022.09.049.
[2]刘亚娟.浅谈海洋工程项目时间、成本与质量综合控制的必要性[J].化工管理,2017,(32):266.
[3]李宝元.关于石油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智能城市,2016,2(12):336.DOI:10.19301/j.cnki.zncs.2016.1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