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 数学文化+红色基因” 融合教学模式在中职课堂的探索

作者

商博文

鲁北技师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0

1 融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数学文化是人类在数学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了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美学等多个层面,体现了数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价值。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等。二者融合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数学文化中的逻辑推理、创新思维与红色基因中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精神相契合。

2 中职课堂现状剖析

2.1 文化融入方面的问题

在中职数学课堂中,文化融入严重不足。一方面,数学文化的渗透极为有限。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数学公式、定理的讲解和习题的练习上,很少提及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等内容。例如,在讲解函数这一重要概念时,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定义和性质,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却没有介绍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学家在研究函数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学生无法从数学文化的角度理解函数,难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与其他文化元素的融合几乎空白。数学课堂与红色文化、地方文化等缺乏联系,学生无法体会到数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价值。比如,在讲解统计知识时,教师没有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数据或红色历史事件中的统计案例进行教学,使得统计知识显得抽象和枯燥,学生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和文化联系起来。

2.2 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

中职数学课堂在思想教育上存在明显短板。教师通常只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课堂上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将红色基因等积极的思想元素融入教学中。例如,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只是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讲解,没有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方面的作用,学生难以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激励。

此外,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较大,容易产生自卑、厌学等情绪。而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缺乏对学生情感和心理的支持,无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 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3.1 教学目标

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与传承红色基因有机结合。在知识目标上,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还要了解数学在红色历史事件、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例如,在讲解几何知识时,可以结合红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让学生了解几何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能力目标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情感目标上,通过红色基因的融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

3.2 教学内容

整合数学文化与红色基因相关内容。在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如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方面的贡献,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同时,挖掘红色历史事件中的数学元素,如红军长征中的行程问题、物资分配问题等,将其改编成数学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红色精神。

3.3 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红色案例引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概率知识时,可以以红军在战斗中的胜负概率分析为案例,让学生了解概率在实际决策中的应用。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红色历史事件和数学文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3.4 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增加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红色基因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学实践案例

4.1 案例呈现

在讲解“ 数列” 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引入了红军长征中的粮食分配问题。红军在长征途中,粮食供应紧张,需要合理分配粮食。教师可以将其改编成一个数列应用题:某红军部队在长征途中,第一天有 1000 斤粮食,之后每天的粮食消耗量比前一天多 10 斤,而每天的粮食补充量比前一天少 5 斤,求 10 天后该部队剩余的粮食量。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数列的相关知识,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红军在艰苦环境下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效果

学生对红色基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实践表明,“ 数学文化 + 红色基因” 融合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思其.红色文化与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51):149-152.

2 王健,李铁妮.地域红色文化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以湖湘红色文化为例[J].湖南包装,2021,36(1):157-160.

3 章宇,李嵇扬.红色文化融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以“ 产品创新设计” 课程为例[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