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企业生产保障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彭丽娜
重庆市渝川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保障中心
一、引言
在能源行业稳步发展及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燃气企业的运营保障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关键支撑部门,2025 年上半年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在计量控制、物资管理、安全保障等领域精准发力,为公司稳健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2025 年上半年工作成效
2.1 精准计量:严控输差,优化管理效能
输差控制是燃气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环节。生产保障中心以重点区域为突破口,通过“分区治理+动态监测”模式实现输差精准管控:在南川区域实施分区输供策略与管线 PCM 检测,缩小排查范围并定位关键控制点;针对工业用户计量装置开展全量核查,结合工况特性定制改造方案,推动长寿、合川等区域输差显著下降。
同时,联合上游单位推进计量装置升级,将中渡站、丛林站等站点计量器具更换为更适配复杂用气场景的罗茨流量计,保障气源交接公平性。通过构建区域计量责任机制,明确监督、首检、管控等环节责任人,并规范废旧表具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减少计量误差与资源浪费。
2.2 精益物资:降本提效,强化供应链韧性
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生产保障中心通过模式创新与流程优化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深化代储代销模式,签订多项物资合同以减少库存积压;建立重点项目采购协调机制,高效推进非安设备采购,确保物资及时到位。
白市驿标准库房建设实行双周对接制,严格规范库存盘点与物资摆放,实现收发高效有序。截至6 月底,通过竞价比价实现采购成本有效节约;虽因局部退料导致库存略超预期,但整体结构可控,为后续优化预留空间。
2.3 精密安防:筑牢防线,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是运营保障的底线。中心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落实“三交代、两承诺、一提示”制度,利用GPS 系统对47 台车辆开展数千次监控,覆盖出车任务数千车次、行驶数十万公里,全程实现零违规、零事故。
通过车辆回场检验、维修维护、风险防控等全链条管理,落实45 项安全措施,节假日执行“三交一封”制度,确保车况良好与合规运行。与 17 名专职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对新聘人员开展理论与实操考核,从制度与人员层面双重保障安全。
2.4 后勤保障:高效服务,支撑运营全局
聚焦基础保障,完成机关及分公司井站、营业所的电器维修、绿化养护及房屋修缮,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同时推进资产盘活,开展食堂拓展区租赁,指导合川、万盛等地分公司完成办公及营业用房租赁,提升资产运营效益。
三、指标完成情况
3.1 输差指标
天然气综合输差处于持续优化阶段,重点区域治理成效显著。后续将通过协同管控与精细治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3.2 交通安全指标
截至6 月底,实现交通安全零事故,阶段性目标圆满达成,验证了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为全年安全运营奠定基础。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4.1 深化输差管控
持续推进南川区域专项整治,增加比对计量以明确输差来源,同步推进门站计量装置技改;加快江津、两江、长寿等区域排查,力争完成重点区域降减目标。建立计量装置定期排查机制,强化上游参数动态监管,确保计量精准。
4.2 规范器具维护
针对流量计、过滤器赃污问题,在周期检定基础上制定清洗标准,提升设备运行精度与可靠性。
4.3 强化民用气表管理
结合到期气表轮换,规范换表流程;对入户不遇用户,联动政府部门通过水电数据识别异常用 Fi ,保障计量准确与用气安全。
4.4 优化库存结构
制定积压物资替代使用计划,重点推进钢管、PE 管等材料合理调配,完善质证资料以支撑高效周转,降低库存成本。
4.5 升级交通安全管理
确保全年零事故,完成GPS 向北斗系统转换,强化日常监控与提醒,杜绝“三违”行为,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
4.6 提升后勤服务
7 月前投运新食堂,以优质服务增强员工获得感;全面提升物业维保效率与质量,打造舒适便捷的保障环境。
五、结论
2025 年上半年,渝川燃气生产保障中心通过“三精”体系建设,在计量、物资、安全、后勤等领域成效显著。下半年将持续推进重点工作,进一步突破管理瓶颈,为公司竞争力提升注入动力,其“分区治理+动态监测”经验亦为行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