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陈军

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1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施工的意义

首先,地下室底板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基础部分,承受着巨大的荷载。后浇带若防水施工不到位,地下水极易渗透进入。地下水长期侵蚀会导致底板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降低钢筋的强度和韧性,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进而削弱整个底板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水的渗透还可能引发混凝土内部的化学腐蚀,产生膨胀性物质,致使混凝土开裂、剥落,使结构出现裂缝甚至破坏,严重威胁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与稳定性。

其次,地下室常被用作高层建筑的停车场、设备用房、商业空间等,一旦后浇带防水失效出现渗漏水,地下室将长期处于潮湿环境[1],不仅会损坏存放的物品和设备,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例如,潮湿环境会导致电气设备短路、损坏,影响整个建筑的电力供应和正常运行;商业空间渗漏水会使地面湿滑,影响顾客通行,降低商业价值,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此外,有效的后浇带防水施工可以减少后期因渗漏水问题而进行的维修和加固费用,降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保障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有利于维护城市的正常秩序和形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2.1 模板的安装与支撑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应选用刚度大、表面平整的模板,如钢模板或优质胶合板,以保证后浇带结构尺寸准确。安装的时候,模板拼接要严密,缝隙处采用密封胶条或胶带进行封堵,防止漏浆。同时,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精确定位,确保后浇带位置准确无误[2]。此外,支撑体系要根据后浇带的宽度、深度以及混凝土浇筑时的荷载,合理设计支撑体系的间距和布置方式。一般采用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立杆间距不宜过大,水平杆和剪刀撑要设置齐全,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为防止模板变形和漏浆,除模板拼接密封外,还需在模板内侧设置对拉螺栓,增强模板的整体刚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观察模板和支撑体系的情况,一旦发现变形或松动,立即停止浇筑并进行加固处理。

2.2 钢筋工程的处理

钢筋在存放过程中易生锈,需采用机械除锈或喷砂除锈等方法,将钢筋表面的铁锈清除干净,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所以开始施工前需对钢筋实时除锈、调直和加工处理。调直可采用冷拉或调直机调直的方式,使钢筋的直线度符合要求[3]。加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下料、弯曲等操作,确保钢筋加工精度。钢筋的连接方式与锚固长度要求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绑扎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应根据钢筋的规格、受力情况以及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锚固长度同样需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以保证钢筋在混凝土中有足够的锚固能力,防止钢筋被拔出。除此之外,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也非常关键,通常采用塑料垫块或水泥砂浆垫块,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布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保护钢筋免受腐蚀,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2.3 混凝土施工

为了提升混凝土性能,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原材料性能以及施工条件)科学设计混凝土配比设计。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同时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此同时,合理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与方法,一般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厚度不宜过大,以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振捣密实。实际浇筑过程中,最好从后浇带的一端向另一端连续进行,避免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的振捣密实与表面处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外观质量。此外,振捣时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振捣时间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内部气泡充分排出。表面处理可采用刮尺刮平、木抹子搓毛等方法,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养护措施与时间要求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增长和防止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另外,浇筑完成后还要及时覆盖保湿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并定期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 天,以保证混凝土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硬化。

2.4 防水层施工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层施工的核心内容是防水卷材的铺贴与搭接。通常情况下,铺贴前要对基层进行清理和修补,确保基层平整、干燥、无杂物。铺贴时要根据卷材的类型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铺贴方法,如热熔法、冷粘法等。卷材的搭接宽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小于100mm ,搭接缝要严密,不得有翘边、空鼓等现象[4]。还需注意的是,防水涂料的涂刷方法与厚度控制直接影响防水效果,要求涂刷前对涂料进行搅拌均匀,采用多遍涂刷的方式,每遍涂刷方向要相互垂直,以保证涂层均匀。涂刷厚度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可通过测量涂层的干膜厚度来确保达到规定标准。防水层与基层、其他构造层的粘结处理是保证防水层整体性的关键,基层表面要涂刷基层处理剂,增强防水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与其他构造层(如保护层、结构层)之间要设置隔离层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因不同材料之间的变形不协调而导致防水层破坏。

2.5 止水带的安装

止水带应结合后浇带的防水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科学选择,比较常见有橡胶止水带和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适用于变形较大的部位;钢板止水带强度高,适用于承受较大水压力的部位。安装位置一般设置在后浇带中部或结构变形缝处,这样能有效阻止地下水的渗透。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与连接处理要牢固可靠,橡胶止水带可采用钢筋夹具或专用卡子进行固定,钢板止水带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需要注意,连接处要处理平整、严密,不得有缝隙或漏洞,防止地下水从连接处渗漏。根据以往经验,止水带安装操作中易出现移位和破损问题,这就要求混凝土浇筑期间避免振捣棒直接接触止水带,防止止水带移位或损坏,并在止水带周围设置保护措施,如铺设木板或铁皮等,防止钢筋等其他物体对止水带造成破坏。后续施工作业也要注意对止水带的保护,避免人为因素导致止水带失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施工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工程,其意义不仅在于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与正常使用,更关乎社会经济效益与城市形象。施工技术要点涵盖多个方面,从模板安装到止水带安装,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技术规范,精心操作,确保各环节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地下室渗漏水问题,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为高层建筑的稳定运行和城市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曹建中.超高层建筑底板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优化[J].建筑科技,2024,8(02):89-92.

[2]范晋文.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J].居业,2024,(01):16-18.

[3]周艺鸿.房屋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防水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23,(12):166-168.

[4]张永鹏.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防水施工[J].科学技术创新,2023,(18):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