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高校《国际数字贸易》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梁佳鑫
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1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贸易正经历深刻变革。数字贸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平台为载体、以数字服务为核心,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引擎。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持续增长,跨境电商交易额也屡创新高。中国作为数字贸易大国,数字贸易进出口额逐年攀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不断扩展。然而,高校传统贸易专业课程多侧重于传统贸易理论,对数字技术、平台运营、数据合规等新兴领域涉及不足,导致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数字贸易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从产业需求与能力导向的视角出发,对《国际数字贸易》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2 数字贸易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分析
数字贸易以技术驱动、数据依赖、全球化与虚拟化为显著特征,涵盖跨境电商、数字服务贸易、数据贸易等多个领域。当前,数字贸易产业呈现出技术驱动、平台化运营和合规性要求提升等趋势。区块链技术保障跨境支付安全,大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平台主导全球数字贸易生态,中小企业通过平台快速触达国际市场;同时,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国《数据安全法》等法规对跨境数据流动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企业对数字贸易人才的能力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调研发现,企业更看重人才的技术能力、业务能力、法律合规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才需要熟悉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规则、跨境物流与支付流程、国际数字营销策略等业务;了解数据隐私保护、跨境税收政策、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合规知识;并具备多语言能力、跨文化谈判技巧与全球化视野。
然而,传统课程体系存在诸多局限性。课程内容滞后,缺乏对数字技术、平台运营、数据合规等模块的覆盖;教学方法单一,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环节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缺乏产业实践经验;评价体系脱节,以期末考试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与能力认证。这些问题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数字贸易产业的需求,亟需进行教学改革。
3 教学改革目标与原则
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不足,教学改革应明确目标与原则。改革的目标是构建“ 产业需求-能力培养-课程设计” 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具体而言,学生需要系统掌握数字贸易理论、政策与技术框架,具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并培养全球化视野、数据伦理意识与终身学习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产业需求导向,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企业需求动态匹配,定期更新教学大纲;二是能力本位,强化实践与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课时占比;三是跨学科融合,整合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资源,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四是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依托行业智库与头部企业,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4 教学改革路径与实施策略
为实现教学改革目标,需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入手,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
在课程内容重构方面,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实现跨学科融合。基础模块涵盖数字贸易概论和全球数字规则,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字贸易的整体认知;技术模块聚焦区块链与跨境支付、大数据分析与数字营销,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业务模块涉及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和数字贸易案例模拟,增强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法律合规模块则解析数据隐私保护和跨境税收政策,培养学生的合规意识。通过这些模块的设置,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数字贸易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应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发真实项目,如“ 全球开店” 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跨境电商店铺的开设与运营。同时,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拟数字贸易业务流程,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此外,还应推行混合式教学,线上引入优质慕课资源,线下开展小组研讨与案例分析,实现“ 翻转课堂” 。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应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开设前沿讲座,将行业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此外,还应选派教师赴国外高校访学,学习数字贸易课程设计经验,拓展国际化视野。
评价体系优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建立过程性评价与能力认证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注重实践项目、课堂参与和期末考试的综合表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能力水平。能力认证则引入行业证书,如“ 阿里巴巴跨境电商 B2B 数据运营证书” ,将考证通过率纳入课程考核,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5 结论
通过对数字贸易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的分析,以及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案例的借鉴,本文提出了《国际数字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改革应立足产业需求与能力导向,重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优化评价体系。通过这些举措,高校能够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数字贸易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赵晓斐.数字贸易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贸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25,(04):157-160.
[2]王诗婷.数字贸易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5,(08):202-204.
[3]段苏玲,白江迪,唐玉峨,等.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 5G+VR′′ 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上旬刊),2024,(12):5-8.
[4]余敏丽.数字时代国际贸易实务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究[J].北方经贸,2024,(06):140-143.
[5]余敏丽.数字技术赋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产教融合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5,(09):140-142.
[6] [1]卞泽阳,张雅倩.数字贸易背景下国际贸易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国际贸易规则与管理实践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5,11(03):1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