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机制的构建与应用
李树柏
身份证号:320621198102211438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部分施工现场仍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文明施工措施缺失等问题,如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施工材料乱堆乱放、扬尘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构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机制,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与管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二、当前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企业和管理人员对安全文明施工重视不足,存在重进度、轻安全的思想。在施工过程中,为追求经济效益,压缩安全文明施工投入,减少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和维护,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现象频发。
(二)监管机制不完善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部分监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和不文明施工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同时,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多采用人工巡查的方式,难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实时监控,存在监管盲区。
(三)技术应用不足
在安全文明施工监控方面,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较少。传统的监控方式如人工巡查、摄像头监控等,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施工现场动态变化的需求。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难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和不文明施工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和预警。
(四)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其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低,安全意识和文明施工意识薄弱。部分施工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存在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行为,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三、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
成立专项管理小组:施工企业应成立由项目经理、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组成的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专项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安全负责人负责具体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工作;技术负责人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监控技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各岗位在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例如,安全巡查员负责日常的施工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监控系统管理员负责监控设备的维护和数据管理,确保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运用先进技术手段
搭建智能化监控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智能化监控平台。在施工现场安装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环境等数据,如人员定位、设备运行状态、扬尘浓度、噪音分贝等。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引入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监控平台中引入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和不文明施工行为进行自动识别。例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等行为;利用视频分析技术,监测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扬尘污染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三)完善制度流程
制定动态监控管理制度: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管理制度,明确监控工作的流程、标准和要求。例如,规定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数据采集频率、预警信息处理流程等。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对监控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处罚。
优化隐患整改流程:建立健全安全隐患和不文明施工行为的整改流程,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当监控系统发出预警信息后,相关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实,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验收,形成闭环管理。
(四)加强人员培训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
进行技术培训:对参与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监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能够熟练运用监控平台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四、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机制的应用
(一)实际案例介绍
以某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构建并应用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机制。在施工现场安装了多个高清摄像头、扬尘传感器、噪音传感器、人员定位传感器等设备,并将这些设备与智能化监控平台连接。同时,引入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二)应用效果分析
安全隐患减少:通过动态监控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例如,系统自动识别出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的行为,并发出预警,相关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纠正,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据统计,该项目应用动态监控机制后,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了 60‰
文明施工水平提升:监控平台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不文明施工行为,立即发出预警。施工人员在收到预警后,及时进行整改,使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更加规范,扬尘和噪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管理效率提高:智能化监控平台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的自动分析处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看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同时,系统自动生成各类报表,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结论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机制的构建与应用,是解决当前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架构、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完善制度流程和加强人员培训,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文明施工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在未来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动态监控机制,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淼,祝玉巍,臧波.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监控技术与质量防控[J].中国品牌与防伪,2025,(04):223-225.
[2]陈雷鸣.远程视频监控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2):151-152.
[3]赵进,倪天鹏.BIM 技术在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9):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