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特性与变形控制研究

作者

朱序

身份证号:420107199302051022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不断深入,深基坑工程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大。在实际工程中,深基坑常面临软土、破碎岩层、岩溶发育、高水位等复杂地质条件。这些复杂地质条件会显著改变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增加支护结构变形风险,容易引发基坑坍塌、周边建筑物沉降开裂等工程事故,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因此,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特性与变形控制研究,对于保障深基坑工程安全、降低工程风险、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深基坑支护研究方面起步较早,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深基坑支护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研究中,针对软土、岩质基坑等特殊地质,提出了多种支护技术和计算模型。国内相关研究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土地质特点,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创新。然而,由于复杂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现有研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精确分析、变形控制的有效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复杂地质条件对深基坑支护的影响

(一)软土地质的影响

软土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高灵敏度、透水性差等特点。在软土地质中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土体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和沉降,导致支护结构承受的土压力增大且分布复杂。同时,软土的蠕变特性会使支护结构受力随时间不断变化,增加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难度。

(二)破碎岩层地质的影响

破碎岩层地质中,岩体完整性差,裂隙发育。基坑开挖过程中,破碎岩体易发生坍塌和滑动,形成局部或整体失稳。由于岩体裂隙的存在,土压力传递规律复杂,难以准确计算,且地下水易通过裂隙渗透,进一步弱化岩体强度,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

(三)地下水丰富地质的影响

地下水丰富的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易引发地下水渗流问题。地下水的渗流会产生动水压力,改变土体的有效应力,降低土体抗剪强度。同时,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会对支护结构产生上抬力,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支护结构破坏。此外,地下水的抽取还可能引起周边地面沉降,影响周边环境安全。

三、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方法

(一)现场监测方法

现场监测是获取深基坑支护结构实际受力和变形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支护结构和周边土体中布置监测仪器,如土压力计、位移计、水位计等,实时监测支护结构的土压力、位移、内力以及周边土体的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参数。现场监测数据能够直观反映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工作状态,为分析支护结构受力特性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周边土体的数值模型。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施工工况,设定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模拟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数值模拟可以对不同支护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对比分析,预测支护结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受力和变形趋势,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四、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一)土压力分布特性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土压力分布与常规地质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软土地质中,土压力分布可能呈现非线性特征,且随时间发生变化;破碎岩层地质中,土压力受岩体裂隙和滑动面影响,分布不均匀,可能出现局部土压力集中现象;在地下水丰富地质中,地下水的渗流会改变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使得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更加复杂。

(二)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规律

支护结构内力(如排桩的弯矩、剪力,地下连续墙的轴力、弯矩,内支撑的轴力等)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呈现独特的变化规律。基坑开挖过程中,随着土体应力释放和支护结构变形,结构内力不断调整。在软土地质中,支护结构内力增长较为缓慢但持续时间长;破碎岩层地质中,由于岩体坍塌和滑动的突发性,支护结构内力可能出现突变;地下水丰富地质中,地下水的影响会使支护结构内力分布更加复杂。

五、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策略

(一)优化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复杂地质条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形式和参数。对于软土地质,可采用刚度较大的地下连续墙结合多道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提高支护结构的抗变形能力;破碎岩层地质中,可采用预应力锚索与排桩联合支护,增强对破碎岩体的锚固作用;地下水丰富地质中,除了选择有效的止水帷幕形式外,还可结合降水井或回灌井等措施,控制地下水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二)加强地下水控制

地下水控制是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变形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设计止水帷幕,确保其止水效果,防止地下水渗漏。采用降水或回灌技术,控制地下水位在合适范围内,避免因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土体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改变。同时,加强对地下水动态的监测,及时调整地下水控制措施。

(三)动态监测与反馈

建立完善的深基坑监测体系,加强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动态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分析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趋势,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支护措施。利用监测数据对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提高后续施工预测的准确性,实现深基坑施工的动态信息化管理。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对深基坑支护的影响,研究了支护结构受力特性,提出了有效的变形控制策略,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相关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为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完善受力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探索更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和变形控制手段,提高深基坑工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四红.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层住宅地下室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技术与应用,2025,(02):101-104.DOI:10.13923/j.cnki.cn14-1291/tu.2025.02.0

21.

[2] 滕 祖 星 . 复 杂 地 质 条 件 下 深 基 坑 支 护 技 术 [J]. 四 川 建材,2021,47(04):71-72.

[3]曾谊辉.复杂地质条件下异形深基坑支护桩受力分析与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20.DOI:10.27671/d.cnki.gcjtc.2020.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