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足真实问题情境 探究语篇主题意义

作者

闵婷婷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引言:语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教学要落实语篇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语篇理解的基础上习得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但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重词汇句型训练、轻语篇内涵挖掘的问题,许多学生只能理解语篇字面意思,难以领悟深层次的语篇主题。因此探讨引导小学生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策略很有必要,这对于优化语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围绕语篇主题设置问题链

语篇教学的核心在于围绕语篇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语篇意义。教师应该在教学前研读语篇,明确语篇主题,并以此为中心设计问题链,问题应具备开放性、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引发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同时,将核心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循序渐进的子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主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并贯穿于语篇教学的导入、讲解、拓展等各个环节,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实现主题意义的生成与内化[1]。

以 Unit 4“ Then and now” 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谈论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条问题链:核心问题“ What changes around us arementioned in the text and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m?” ,子问题包括“ Whatchanges happened in the school?” “ How did Wu Binbin and his friendschange?” 等。在导入环节,教师呈现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语篇回答各个子问题,理清语篇脉络,梳理要点;在拓展环节,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身边的变化,并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变化。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学生能够在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

二、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

语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工具性,将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教师选取教学情境时,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问题情境。一方面,真实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语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观点、交流看法,在语境中感悟和习得语言,实现听说读写的综合发展[2]。

例如,可以选取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参加学校60 周年校庆活动,邀请了很多优秀校友回母校做讲座。一位 80 岁的老校友和大家分享了 60年前的校园生活,同学们听了很兴奋,纷纷谈论学校的新变化。随后大家参观了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接着校长宣布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征集发展规划,同学们积极献言献策。最后大家合影留念,共同祝愿母校越办越好。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校的巨大变化,也明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运用单元所学的表示变化的词汇句型交流过去和现在的差异,讨论如何看待和应对变化,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听说能力的提升。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辅助探究

探究语篇意义的教学中,教师需采用多元化手段:运用多媒体呈现背景信息;设计互动性语言实践活动;引入思维导图等梳理语篇脉络;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互动中加深对语篇主题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学校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图片,直观呈现学校的变化;开展“ 时空穿越”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角色用Then 和Now的句型进行对话;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语篇中提及的各个变化(校园变化、个人变化、世界变化),加深理解;开展“ 变化中的收获” 小组讨论,学生畅谈在变化中自己获得的成长,并进行小组汇报;布置“ 我和我的 2030′′ 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展望自己的美好未来,激励他们用发展的眼光拥抱变化。多元化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帮助学生透过语言分析把握语篇主题,并能将语篇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

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语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词汇语法知识,先帮助他们理解语篇字面意思,再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操作探究隐含意义。另一方面,教学过程要为学生提供感知体验、实践操作、交流互动的机会。通过直观感知和动手实践,学生能建立语言与客观世界的联系,通过交流分享,学生能加深语篇主题的理解和内化。

例如,教师首先通过朗读、表演、图片展示等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字面意思,明确语篇主要讲了学校、个人、世界三个层面的变化。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感悟变化背后的原因,如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学校的变化,个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影响导致个人的变化,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全球环境问题等。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畅谈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变化。讨论后进行成果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发掘语篇意义。活动后,布置延伸任务,如写一篇关于“ 我身边的新变化” 的短文,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变化。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语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思自己的学习体验与收获,并对教学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帮助学生建构语篇意义,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品质。

结束语

探究语篇主题意义是语篇教学的核心,教师要高度重视语篇主题与教学目标的契合,以语篇为载体,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感悟和习得语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秉持“ 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的理念,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同时要坚持“ 教学做合一” ,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佳佳.立足真实问题情境 探究语篇主题意义[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47(22):13-17.

[2]何亚如. 巧设问题情境,优化语篇教学 [J].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2,60 (01):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