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及农业信息化应用
尹娟
武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河北武安 056300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应该随之进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农作物的生产状况,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因此,玉米种植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地引入信息化技术,强化田间管理,进一步促进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
一、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一)生长阶段管理
玉米处于幼苗时期抵抗能力较弱,因此需要通过培育壮苗的方式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结合气候、环境等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栽培方式,在出苗之后稳固幼苗的根基,避免出现倒伏,将弱苗以及杂草清除掉,避免与良好幼苗争夺土地中的营养物质。在玉米结穗的阶段应该注重及时追肥,促进雄穗、雌穗的快速分化以及茎秆的生长,同时还应该合理安排灌溉的次数,保证土壤中的含水量可以充分满足种植需求。在开花时期需要维护根系,避免产生过早老化或者晚熟的情况,从而提高玉米的质量,与此同时在干旱、无风时期应该实施人工授粉,从而保证开花阶段授粉的效果[1]。
(二)施肥灌溉
孕穗期是玉米生长期间吸收矿物质以及养分最快、最多的时期,在此期间应该重视施肥。种植人员应该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制定施肥的计划,充分满足玉米生长中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为玉米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避免由于肥力不足影响最终的品质以及产量。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缓效肥作为基肥,并适当加入速效肥,这样可以在玉米生长的前期给予充足的养分。
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制定灌溉的计划,玉米的萌发需要较多水分的支持,因此在播种后需要实施浇水造墒,但是不可大水漫灌,应该沿着播种沟浇水;幼苗期应该控水蹲苗,不能大面积灌溉;结穗期需要结合追加的肥料进行一次大浇水,保证植株能充分的吸收肥料以及水分。
(三)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品质以及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种植者重点防治的内容。黑穗病是玉米拔节期比较常见的病害,传染力较强,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需要采取生物联合化学防治措施;大斑病需要使用一定剂量的化学试剂加以防治。在结穗期比较容易发生蚜虫、玉米螟等的虫害,玉米螟会蛀食果穗,影响玉米的品质,蚜虫还会影响玉米的授粉,因此需要及时使用化学试剂加以防治[2]。
二、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
(一)科学选地、选种
在传统种植期间,种植者凭借自己的经验选择种植用地,缺乏科学性,最终影响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则可以科学地选择种植用地,从而保证种植的质量,提高产量,例如,Expert System 技术的使用能够利用大数据的方式科学分析土壤的情况、种植区域周围的环境对玉米生长产生的影响,从而科学选择种植地。还可以使用配置检测系统的翻耕机器全面翻耕种植区域,这样可以让土壤中的有机质、肥力、微量元素达到理想的标准,给予玉米良好的生长环境。
目前市场上玉米种类繁多,因此玉米种子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在选种期间关注不同种子的生产周期、对环境以及土壤的适应能力进行科学选种。GIS 技术联合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以针对种植区域的积温、海拔、土壤条件等综合检测,之后建立动态化的数据库,让种植者可以根据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相关数据科学选种,提升出苗率。
(二)强化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玉米种植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只有采取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玉米的质量以及产量。种植者可以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在田间建立病虫的监视网,针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给予实时监测,这样保证在发现病虫害的第一时间,喷洒具有较强灭杀效果的药物,避免病虫害出现大面积的扩散,保证玉米的质量。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针对病虫害发生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让种植者获取大量的种植经验,在第二年种植期间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避免出现此类病虫害[3]。
(三)加大田间管理力度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针对田间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如 Interne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田间管理技术,当用户在系统中发送了请求以后,系统就会根据内容进行科学分析,之后给出相应的建议,辅助种植者更好地开展田间管理工作。种植者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将其应用在整个种植时期,精准地把握玉米生长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降低玉米种植期间发生问题的风险。此外,当充分掌握了这一技术之后,还可以在智能化管理的辅助下,扩大种植的数量,提高经济收益。
(四)合理施肥、灌溉
在玉米灌溉以及施肥期间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避免生长期间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灌溉以及施肥的时效性以及合理性,不仅能够保证玉米的生长,又可以节约水资源。例如,可以在种植区域使用GIS 软件,通过矢量化操作的方式,构建数字化的种植区域图,针对土壤中的含水量以及玉米的长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水分以及养分缺失的情况,并分析玉米在不同阶段有机质的含量,从而让种植者直观的了解玉米施肥的情况,科学灌溉、施肥。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市场发展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到农业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将其融入在田间管理中,才有助于提高产量,保证种植的品质。因此,玉米种植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农业信息技术,并具有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种植理念,学习各种信息技术,提高玉米的品质以及产量。
参考文献:
[1]李美华.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玉米田间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机装备,2024,(07):87-89.
[2]刘洪海.农业信息化在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20):91-92.
[3]姚华平,欧阳是之,杨玉萍.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作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