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问题研究
杨旭
陕西开放大学 710000
1.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现状
1.1 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1.1、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我国多数高校会计教中,都构建了涵盖课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实习时间相对有限,学生往往难以深入了解实习企业的财务工作全貌。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过程中,课程实验侧重于单项技能训练,未能有效整合形成综合能力。在毕业设计中,毕业选题往往与企业实际脱节,学生缺乏真实数据和案例支撑[1]。
1.1.2、实践教学方法方面
我国高校会计教中,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更新速度较慢,案例往往难以反映行业最新动态。
1.1.3、实践教学师资方面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国高校中,会计专业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老师大多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对会计实务中的新问题、新方法了解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指导作用[2]。
1.2 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现状
1.2.1、会计人才需求类型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类型呈现多样化特点。现代企业不但需要传统的财务会计人才,需要能够进行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编制等基础工作外,还需要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等能力,能够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3]。
1.2.2、会计人才能力要求
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求会计人才精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专业技能上,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账务处理能力外,还需掌握财务分析、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税务筹划等技能,以及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和办公软件的能力。
2.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分析
2.1、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教材,更新速度较慢,难以跟上企业实际业务的变化。例如,近年来会计准则不断修订,新的业务模式不断兴起,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会计处理问题,但教材中并未及时体现这些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旧的教材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导致其掌握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脱节。
2.2、实践项目缺乏真实性
高校实践教学中,实践项目往往经过简化和理想化处理,与企业实际业务场景存在较大差异。以会计模拟实验为例,实验资料通常是虚构的简单企业案例,业务类型单一,数据量较小,缺乏企业实际运营中面临的复杂业务情况。这种缺乏真实性的实践项目,无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企业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的技能,难以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4]。
2.3、实践教学深度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多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而企业实际工作中,企业更注重会计人员对财务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利用能力。高校实践教学训练不足,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会计操作技能,但缺乏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的能力,无法匹配企业的需要。
3.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差距的原因分析
3.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部分高校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未能充分不同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差异。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仍然按照研究型的模式培养学生。在学生培养中,更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3.2、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虽然大多数高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合作深度普遍不够。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如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高校邀请企业人员举办讲座等,缺乏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和深度融合。在实践教学方面,企业参与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课程开发、教学指导等环节的程度较低,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3.3、 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有限
会计实践教学需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如会计实验室、财务软件、实训设备等。然而,我国部分高校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会计实验室建设滞后,设备陈旧,软件更新不及时。一些高校的会计实验室只能满足基础会计课程实验的需求,无法开展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项目[5]。
4.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对接的策略
4.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定期与企业、行业协会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不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2、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协同育人
高校与企业应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企业应深度参与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高校教师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材、设计实践项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派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4.3、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应加大对会计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建设现代化的会计实验室。会计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财务软件、实训设备和信息化教学工具,模拟真实的企业财务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操作条件。
5.结论
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现状的分析,明确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深入剖析了差距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有望加强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紧密联系,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时代下强化学生会计专业素养的积累——基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J].徐恒山.中国商贸. 2019,第 017 期
[2]基于教育生态角度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的培养[J].刘艳春.知识经济.2018,第 005 期
[3]基于技能大赛角度下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研究[J.林育萍.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第 020 期
[4]会计专业学生素养与职业匹配分析——基于地方高校会计毕业生的访谈[J].李敏.财会通讯:综合版.2014,第 028 期
[5]基于技能大赛角度下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研究[J].林育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第02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