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标准化研究
翟康康
身份证号:131182199311256013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是极为常见且风险极高的施工环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高空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占比居高不下,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实现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标准化,能够有效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行为,统一安全防护标准,提高安全防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对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标准化展开深入研究。
二、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防护设施不规范
施工现场高空作业防护设施存在不规范问题,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标准、安全网设置不合理、临边防护栏杆高度不足等,增加了安全风险。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企业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安全检查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三)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培训,对高空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存在不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和违规操作行为,增加了事故可能性。
(四)安全防护标准不统一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标准多但不统一,不同地区和企业执行标准有差异,现有标准滞后,影响了安全防护的有效性。
三、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标准化措施
(一)防护设施标准化
1.脚手架标准化搭设
脚手架作为高空作业的重要支撑设施,其搭设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在搭设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确定脚手架的类型、尺寸、立杆间距、横杆步距等参数。搭设过程中,要确保立杆垂直、横杆水平,各部件连接牢固,采用合格的构配件,严禁使用变形、损坏的材料。同时,要按照规定设置剪刀撑、连墙件等加强结构,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例如,在某高层建筑施工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脚手架搭设,设置了合理的连墙件和剪刀撑,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安全。
2.安全网标准化设置
安全网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根据不同的使用部位和防护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目尺寸和材质。安全网的张挂应牢固、严密,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不得大于 10cm,避免人员和物体坠落。在电梯井口、预留洞口等部位,应设置双层安全网,并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此外,要定期对安全网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破损、老化的安全网 。
3.临边与洞口防护标准化
临边防护栏杆应采用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设施,高度不应低于 1.2m ,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下杆离地高度为 0.5-0.6m ,并设置高度不低于 18cm 的踢脚板,防止物体坠落伤人。洞口防护应根据洞口尺寸大小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对于较小的洞口,可采用固定盖板进行防护;对于较大的洞口,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平网。在楼梯口、电梯井口等部位,应设置防护门,防护门的高度不应低于 1.5m ,且应安装牢固、开启灵活 。
(二)安全管理标准化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特点,建立健全完善的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应涵盖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安全考核等各个方面,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例如,某建筑企业制定了《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班组长等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以及高空作业前的安全检查流程和隐患整改要求,有效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
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是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定期组织开展高空作业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应急救援技能等。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课堂教学、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同时,要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未经安全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3.强化安全检查与监督
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和监督机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防护设施的完好性、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并跟踪复查,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整改。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安全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独立的安全评估和监督,提高安全检查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
(三)人员操作标准化
1.规范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
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应符合国家标准,佩戴时要系好下颌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点要牢固可靠,严禁将安全带系挂在不牢固的物体上。企业应定期对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其性能完好。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使其养成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的习惯 。
2.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
针对不同的高空作业工种和作业内容,制定详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应明确每个作业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作业。例如,对于高空焊接作业,操作流程应包括作业前的设备检查、场地清理、防护措施设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以及作业后的设备关闭、场地清理等内容。通过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违规操作现象的发生 。
四、结论
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标准化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降低安全事故风险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当前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防护设施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人员操作标准化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并探讨了标准化的实施路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加强标准宣贯与培训,推动企业自主实施,强化政府监管与引导,全面落实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标准化工作,从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强.大跨度钢结构厂房高空作业和设备吊装交叉施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5,(05):123-125.
[2]孟翔龙.钢结构吊装工程的监理安全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05):178-180.DOI:10.20080/j.cnki.ISSN1671-3362.2025.05.059.
[3]孟帅.照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探讨[J].中国照明电器,2025,(0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