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让小学作文走进生活: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姜珊

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学校 130011

摘要: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小学作文更贴近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践观察,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设生活化写作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作文题目等六项教学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生活化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写作能力、语文教育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生活等问题。许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习惯于套用模板和固定句式,导致作文缺乏个性和创造力。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也削弱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1.2 研究意义

生活化教学强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素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小学作文更贴近生活,解决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建议。

1.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观察法,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教学案例,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广泛研究。国外研究强调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如美国学者Donald Graves提出的“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来积累素材。国内研究则更多关注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如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等。

2.2 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生活化教学源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强调教育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3.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3.1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1). 内容空洞:学生作文缺乏具体细节,内容空洞无物。

(2). 缺乏真情实感:作文中常见套话和模板化表达,缺乏个性化情感。

(3). 脱离生活:作文题目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学生难以找到写作素材。

(4). 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过于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3.2 问题成因分析

(1). 学生生活体验不足:现代学生生活节奏快,缺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 体验。

(2). 教学理念滞后: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将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3). 评价标准单一:作文评价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忽视内容的真实性和 个性化。

4. 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4.1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与内涵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学习和成长。

4.2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1). 激发学生兴趣: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写作。

(2).提升写作能力: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写出更有深度的作文。

(3).培养综合素养:生活化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5. 让小学作文走进生活的教学策略

5.1 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

通过还原生活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主题。例如,在写“我的家乡”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或者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家乡的特色。

5.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教师可以布置观察任务,如“记录一天中最有趣的事”或“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5.3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我最喜欢的游戏”“我家的小宠物”等,避免空洞和抽象的题目。

5.4 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情感共鸣,避免套话和模板化写作。例如,在写“我的妈妈”时,鼓励学生写出妈妈的真实特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妈妈很辛苦”。

5.5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写作素材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场景。例如,在写“春天的景色”时,教师可以播放春天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天的美。

5.6 开展生活化的作文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例如,教师可以从内容真实性、情感表达、语言流畅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6. 案例分析

以某小学五年级的作文教学为例,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等策略,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真实。

7. 实践效果与反思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需进一步优化。例如,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8. 结论

生活化教学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全面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未来,小学作文教学应进一步推广生活化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王荣生.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李吉林. 《情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 Donald Graves. 《写作: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Heinemann,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