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趣味种植活动 培养幼儿劳动能力
卢玉叶
田东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劳动能力是指通过参加劳动活动逐渐形成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从目前来看,幼儿劳动能力发展尚有一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内容相对单一,以整理玩具、分发点心为主,更强调自我服务,缺少种植养殖等社会服务性活动。同时,忽视了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幼儿始终缺少劳动实践机会,由此限制了劳动能力的养成。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将详细阐述通过构建趣味种植活动培养幼儿劳动能力的策略,旨在让幼儿习得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关键词:种植活动;幼儿;劳动能力
通过构建趣味种植活动来培养幼儿劳动能力,不仅能提升幼儿动手能力,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习得一些挖土、播种、浇水等基本的劳动技能,还利于培养幼儿规律性劳动习惯。同时,通过参加趣味种植活动,长期照料植物的生长,幼儿将逐步形成责任意识,并渐渐学会承担责任。通过构建趣味种植活动,亦可激发幼儿长时间参与劳动的动力。
一、游戏任务驱动,激发劳动兴趣
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全儿童”“全收获”理念指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构建趣味种植活动,以此增加活动趣味性、吸引力,使幼儿积极参与到种植劳动中,以此激发幼儿劳动兴趣。为幼儿设计游戏化的种植任务时,需注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劳动。如面对小班幼儿,为激发他们劳动兴趣,可组织一次“播种游戏大闯关”趣味种植活动。游戏进行中,先组织“种子保龄球”这样一个小游戏,要求幼儿用装有真实种子的塑料蛋滚动击倒塑料保龄球瓶,每击倒一个瓶子可兑换1勺营养土,倒入自己的小花盆。接着,进行“小铲子挖宝”这样一个小游戏,提前在播种区域埋藏好塑料蛋,蛋内装有真实种子,要求幼儿用铲子挖出种子,比一比谁挖到的最多。然后,组织幼儿将挖到的种子放入种植坑内,再用铲子盖土轻拍3下,并倒上营养土。当幼儿完成了播种的任务以后,再进行一次“彩虹浇水队”比赛,请幼儿伴随着《小雨沙沙》的音乐用按压喷壶给新播种的种子浇水,再利用湿度测试卡检查幼儿是否完成了游戏任务,以此激发幼儿劳动兴趣。
二、科学探索生长,深化劳动认知
针对幼儿劳动能力进行培养时,可将劳动融入到植物生长的科学探索趣味种植活动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植物生长科学探索氛围,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引导幼儿参与播种、浇水、照料等劳动,并认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如面对大班幼儿,为深化他们对劳动的认知,可开展一次“植物侦探”趣味种植活动。活动进行中,先组织一次侦探行动,让幼儿扮演成侦探员用放大镜观察豆苗生长情况,再对照《植物病症图鉴卡》寻找枯萎豆苗的病因,并认真填写诊断报告单。在这个环节,可尝试为每一位幼儿发放一个“家庭侦探包”,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豆苗枯萎的线索,并拍摄破案视频。接着,组织幼儿通过翻土、播撒2-3粒新种子的方式开启植物重生计划。期间,请幼儿根据现场勘查枯萎豆苗病因的经验自主制定具体的养护计划,包括浇水频率、遮阳时间等等,并自行在豆苗旁边放置一个DIY测高尺,坚持每日测量豆苗的生长高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侦探会议”,共同解决植物生长问题。活动最后,根据植物存活率、观察记录完整性等为幼儿颁发“超级侦探”奖章。在这里,将播种、观察、养护等基本的劳动技能融入到植物生长的科学探索中,深化了幼儿对劳动价值的认知,为培养幼儿劳动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协作分工合作,体验劳动艰辛
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构建趣味种植活动,能增强幼儿团队合作能力,并促使幼儿在相互帮助的前提下深入了解种植的基本步骤、植物生长过程等,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以此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具体开展趣味种植活动时,需进行科学分组,再指导幼儿按照分工进行种植,并通过设置“值日小园丁”的方式组织幼儿轮流照顾植物,以此培养他们劳动习惯。例如,面对中班幼儿,可组织一次“帮种子宝宝盖房子”的趣味种植活动。活动进行中,将幼儿分为挖坑组、播种组、覆土浇水组几个小组,要求他们分工合作参与劳动,共同完成下地种植任务。对于挖坑组,要求他们在指定种植区域用铲子挖出深度约为3厘米,间距约为10厘米的小坑,而播种组负责往每个坑里放2-3颗种子,不能撒太多。覆土浇水组负责模仿给种子盖被子,用铲子盖土并浇水。分工合作进行种植时,老师负责提示操作要点,如“小铲子轻轻挖”等。待幼儿下地种植完种子以后,组织他们使用放大镜观察土壤中的种子,讨论:“种子宝宝的家是什么样的?”并引导他们认真标记种植时间,科学预测种子何时发芽。期间,可设置“值日小园丁”,轮流负责给种子浇水、除草,持续照料植物。通过组织这样一次分工合作的趣味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并以此锻炼了他们劳动能力。
四、多元转化成果,升华劳动价值
在趣味种植活动中注重转化劳动成果,可升华劳动价值,以此培养幼儿劳动能力。具体组织趣味种植活动时,可将劳动成果转化为学习经验,以此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同时,可将劳动成果转化为艺术作品、社交经验或实际的生活应用等等,从而让幼儿深切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中树立起正确劳动观。如为了培养幼儿劳动能力,升华劳动价值,可开展一次“丰收游园会”活动。活动进行中,开展“美食工坊”趣味活动项目,组织幼儿亲自采摘自己种植的番茄、黄瓜等蔬菜,再扮演成小小厨师的角色,通过洗、切、拌的方式自制简易沙拉,给其他小伙伴享用,共同享受趣味种植活动中的劳动成果。此外,可尝试举办“疏菜集市”活动,组织幼儿采摘亲自种植的蔬菜等,并分袋装好,用仿真货币进行买卖交易,以深入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价值。另外,可尝试组织“爱心传递”活动,将幼儿亲自种植的植物制作成盆栽礼物,把盆栽礼物赠送给社区老人,将劳动成果成功转化为具有社会意义的物品。如此,能成功升华劳动价值,吸引幼儿更为积极的参与趣味种植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劳动能力。
综上可知,在劳动过程中,幼儿扩大了对劳动工具、劳动知识及相关事物的认知,提升了劳动技能相关的观察力、注意力、判断力、分析思考能力以及动手处理的能力,丰富了幼儿的劳动经验。通过劳作活动,让幼儿参与体验。以幼儿一日在园活动为载体,让幼儿亲身体验在活动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不断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立秀.积极开展种植活动,加强幼儿劳动能力培养[J].学园,2022,15(8):3.
[2]尤静仪.基于劳动能力培养的幼儿种植活动的开展[J].成长,2024(9):61-63.
本文系田东县2023年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幼儿园劳作游戏课程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2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