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养殖管理关键技术
汪渝堡
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大竹堡畜牧兽医站 614602
引言
畜牧业领域中,山羊养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伴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掌握科学且精准的养殖管理技术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合理且巧妙地运用前沿技术,不仅能够促使山羊茁壮成长,显著提升生长速率,还能极大地优化肉质品质,有效增强山羊的繁殖能力,助力山羊养殖产业迈向新高度。
1 养殖场选址与规划
山羊场选址时,选择温带或亚热带气候区域,应避开极端气候环境。充分考虑风向与通风因素,避开低洼易涝以及地质不稳定的区域,选择地势高燥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壤方面以砂质土或壤土较为适宜。山羊场需远离污染源至少1 公里,保证交通便利,避开交通主干道。在场区布局上,生产区是核心区域,严格管控人员与物资的流动;管理区设置办公等相关设施,应位于上风向或侧风向位置,与生产区保持安全距离;隔离区处于下风向,需单独布置,且与健康羊舍的隔离距离要 ⩾50 米;粪污处理区要远离生产区,且需符合环保要求。羊舍的长轴适宜为东西走向,相邻羊舍的间距 ⩾8 米,运动场之间的间距 ⩾10 米。根据养殖规模与品种确定饲养密度,并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在羊舍之间设置绿化带,在场区周边种植防风林。
2 羊舍建设与环境控制
开放式羊舍造价低廉,通风与采光条件良好;半开放式羊舍三面有墙,通风和光照俱佳;封闭式羊舍四面皆墙且设有窗户,隔热能力出众。饲槽类型多样,依据羊的数量确定其长度,呈上宽下窄的形状。水槽分为自动和固定两种类型,要确保水质洁净,固定水槽还需防止水溅出。按照羊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来分栏,保证羊有充足的活动空间。环境控制上,羊舍应朝向主风向,所处地形要开阔,风口位置需恰当,排气口面积应大于进气口。封闭式羊舍需安装通风设备,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夏季需采取降温措施,冬季做好保温工作,要合理调控湿度。羊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在疫病高发时期,加强消毒力度。每日需清理羊舍内的粪尿,妥善处理粪污,还要做好防虫工作以及羊的检疫和隔离。
3 品种选择与繁殖管理
品种选择应依据养殖区域的气候条件,优先挑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的品种。在繁殖技术方面,母羊发情具有明显特征,可借助公羊试情或检测手段来判断排卵情况;精液采集后需稀释保存,母羊发情后分两次来输精操作。妊娠诊断可根据母羊的表现、触摸腹部、专业检测等方式来判断。产房需提前做好消毒工作,羔羊出生后要精心做好护理。母羊需合理规划产羔周期,借助相关技术实现集中发情配种,使繁殖效率持续提高。羔羊要及时吃上初乳,根据需求实行人工哺乳,适时诱食、补饲,还需开展去角、断尾等管理工作。
4 饲料营养与日粮配制
4.1 饲料资源开发
粗饲料涵盖青贮饲料、干草以及秸秆等类别。对于青贮饲料而言,将水分含量把控在 60%-70% ,确保原料新鲜,通过密封发酵的方式来保存其营养成分。干草需在草料营养价值处于峰值时来收割,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 15% 后妥善储存,防止发生霉变。秸秆借助氨化、碱化等处理手段,增强适口性,保障肠胃功能。精饲料包含谷物、饼粕类以及糠麸类等。谷物需粉碎至适宜的粒度,以此提高消化率,但不宜粉碎得过细,以免引发瘤胃酸中毒。饼粕类要注重脱毒处理,糠麸类需控制使用量,由于其纤维素含量较高,过量使用会对精饲料的能量密度产生影响。
4.2 日粮配制
挑选适宜的饲料原料,按照营养需求量来科学配比,保证日粮中各类营养素的比例恰当合理。依据山羊的体重、生长速度、产奶量等因素,精准确定营养需求量。定期对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展开检测,切实保障营养均衡,适时调整日粮配方。在羔羊期,应以精饲料为主,粗饲料为辅,助力羔羊快速生长。到育成期后,逐步提高粗饲料的占比,锻炼瘤胃功能,为成年后高效利用粗饲料奠定良好基础。
4.3 饲喂管理
每日的饲喂次数应依据山羊的年龄及生产阶段来确定。成年羊每日饲喂2-3次,羔羊和育成羊每日需饲喂 3-4 次。饲喂量要根据山羊的体重、生长速度以及日粮的营养浓度来确定,避免山羊出现过食或饥饱不均的情况。在羔羊期和育成期,可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保障山羊健康成长。对于成年肉用山羊,在育肥后期采用限制饲喂的方式,通过控制能量摄入来提升肉质。应根据山羊的饮水量和饮水习惯,合理规划饮水点的数量和位置,确保山羊饮水便捷,饮水设施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5. 疾病防控与健康管理
5.1 常见疾病防治
羊口疮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羔羊和幼羊较为多发。患病羊口唇等部位会出现脓疱和溃疡,可用碘甘油等涂抹治疗。寄生虫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寄生虫病会使羊精神萎靡、体温升高;慢性寄生虫病会导致羊贫血、消瘦,可口服硫酸二氯酚等药物来治疗。羊疥癣主要症状为脱毛与瘙痒,在冬春季节较为高发。治疗时采用药浴、涂抹药液或注射伊维菌素的方式。羊臌气表现为呼吸急促、腹部膨胀,严重时需要实行瘤胃穿刺放气。操作时将羊头朝上保定,从左肷窝刺入放气。
5.2 免疫程序制定
山羊痘疫苗作为基础疫苗,用于预防山羊痘。口蹄疫疫苗选用 O 型 +A 型二价苗,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免疫接种,在重点区域需加强免疫。4-12 月龄的羔羊,每只注射 0.5 毫升;1-2 岁的羊,每只注射 1 毫升;2 岁以上的羊,每只注射2 毫升。
5.3 生物安全措施
新引入的羊应先在隔离舍来观察,确认没有问题后混群饲养;一旦出现病羊,需立即隔离治疗。隔离区与健康羊群保持一定距离,应设置在风向的下方。羊舍、运动场等区域也需定期消毒。饲养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定期体检,外来人员消毒后方可出入。运输种羊的车辆要严格消毒,避免与其他运输牲畜的车辆停放在同一地点。
结语
综上所述,山羊养殖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养殖人员打开通往成功养殖的大门。在未来的养殖实践过程中,养殖人员仍需持续学习新知识、熟练掌握新技术,并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养殖策略,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环境条件,有助于养殖户达成高效增收。
参考文献:
[1] 袁意存 . 山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J]. 畜牧业环境 ,2025(03):136-
137.
[2] 张敏明 . 山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4,45(05):160-
162.
[3] 常克芬 , 孔芳 . 山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J]. 畜牧兽医科技信
息 ,2022(11):130-132.
[4] 郁 元 年 , 周 建 东 . 山 羊 养 殖 管 理 关 键 技 术 [J]. 今 日 畜 牧 兽
医 ,2021,37(12):64.
[5] 刘敏 . 山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J]. 兽医导刊 ,2021(0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