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学科育人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庄艳丽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干中心小学 353206

摘要:为了深入推进小学英语学科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文章从学科育人视域的理论出发,阐述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系统分析主题完善育人蓝图、优化设计活动渗透育人价值、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整合课内外资源丰富学习体验等实践路径,旨在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语言学习与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学科育人视域;知识体系;单元整合;核心素养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育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强化其育人功能。学科育人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致力于打破传统教学的碎片化倾向,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构和育人功能的全面发挥。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对于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学科育人视域的内涵与特征

学科育人视域这一理念突破学科“工具论”局限,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挖掘学科德育内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育人视域下,教师不仅传道授业,更要解惑启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实现全面发展[1]。学科育人视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学科性,即必须立足学科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等展开教学活动设计。二是,育人性,即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三是,整体性,即学科教学要以单元或模块为单位进行系统设计,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避免碎片化。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实现语言与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实现语言与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为载体,融入丰富而有意义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契机。教师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够有机地把语言教学与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等育人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品格和高尚情操的熏陶,真正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有助于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发展

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发展离不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支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遵循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把语音、词汇、语法、功能等语言要素有机结合,合理安排语言技能训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得到系统、持续的发展。同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还注重建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形成结构化、关联性强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英语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在训练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例如,通过设计跨文化交际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包容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通过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一)系统分析主题完善育人蓝图

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系统分析主题是完善育人蓝图的关键基础。教师需要深入剖析单元主题的内涵,明确主题的育人目标,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等多维度育人元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展开,构建起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为学生提供连贯的语言学习脉络。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育人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指导教学活动设计的明确方向。

在教授闽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 2“A Visit to the Zoo”这一单元时,教师首先要系统梳理单元主题的内涵。通过研读教材,不难发现本单元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在语言知识层面,它涵盖了动物、颜色、日常活动等词汇,there be句型,一般现在时等语法;在思想价值层面,它引导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在学习能力层面,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达力。教师要将这些育人元素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连贯的语言学习脉络。以Part A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Let's go and have a look,Let's go straight等句型学习提出建议、达成共识的表达方式;通过观察动物园图片学习elephant, baby elephant等动物词汇;通过对话There are some elephants behind the hill.学习“There be”句型。而Part B、C则在Part A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动物、饲养员相关话题。三个小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共同服务于动物主题,引领学生用英语观察动物世界奥秘、表达爱护动物之情,最终升华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价值追求,形成完整的育人蓝图。

(二)优化设计活动渗透育人价值

教师需要立足于主题育人目标,精心设计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育人熏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游戏互动、任务探究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活动设计中,教师还要注重融入价值引领,通过活动内容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3]。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优化设计各类语言实践活动。以Part A“Let's go and have a look”板块为例,教师可先通过问题“Where are they?”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园情境图,再设置Matching Game活动(将动物词汇和其栖息地连线配对),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elephant,giraffe,tiger等动物名称及hill,map等地点介词用法。在活动讨论中,教师可渗透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家园的观念。接着,教师可创设Take a Photo任务情境:学生三人一组,饰演图中角色并进行Take a photo对话练习;组内互评,组间展示,教师引导使用Very lovely、Let me take a photo of it等赞美、祝福动物的句子。本环节还可拓展为“小小动物保育员”主题探究,引导学生搜集濒危动物信息、制作保护手抄报等,在体验式活动中传递爱护动物的正确价值导向。Part B、C的活动设计也可遵循同样思路,在创设动物园问路、采访饲养员等实践活动的同时,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价值熏陶。

(三)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往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评价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档案、自我评价等多种渠道,动态地记录和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评价指标的设置要突出育人导向,关注学生在语言知识、学习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在本单元多元评价体系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Part C的“Evaluate yourself”活动中的表现。可设计一份自评量表,从语言运用、态度养成两个维度进行评价。语言运用维度重点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词汇如panda,elephant等描述动物特征,使用What animals did you see?等句型提问并回答动物园所见,运用I like to...句式表达参观体验;态度养成维度则关注学生能否客观评价自己的单元学习表现,如I can say these in English一项体现语言知识掌握情况,Do you give bananas to the monkeys?体现对待动物的态度,展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变化。这一评价活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师可在课中抽查学生自评情况并及时反馈,课后则要认真批阅学生上交的自评量表,给出鼓励性评语,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激发内驱力,从而切实促进学生在本单元的全面发展。

(四)整合课内外资源丰富学习体验

英语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引入英语电影、歌曲、绘本等丰富的课外材料,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数字化教学工具等现代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促进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同时,整合社区资源,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节等,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4]。

教师不拘泥于课本图片,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补充播放野生动物园实拍视频,让学生置身逼真的情境中学习动物相关词汇。教师还可引入BBC Earth频道动物纪录片片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语言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可布置“动物小博士”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如国家地理Kids频道等,查阅动物小档案,并用英语填写动物信息卡,在家长助力下模仿卡片内容介绍动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周末,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游”公园实践活动:分小组cooperative learning,完成寻找动物、采访路人的英语任务。活动中融入Part A的问路用语、Part B的动物特征描述、Part C的动物园工作人员访谈等知识,让学生在丰富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此外,教师可联系校外博物馆等,举办“小小讲解员”活动,让部分学生充当动物标本讲解员,用英语为低年级同学讲解动物小知识,在服务体验中内化语言技能。

综上所述,学科育人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师在理念更新、内容整合、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通过系统分析主题、优化活动设计、创新评价方式、整合教育资源等实践路径,能够有效促进语言教学与育人目标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未来,教师应持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小学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仪.学科育人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24,(35):136-138.

[2]张佳丽.指向学科育人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24,(24):49-52.

[3]刘文婷.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4,(21):62-64.

[4]栾林玉.学科育人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3,(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