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家社协同育人视角下小学生语文德育学习习惯的培养路径
严建红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215600
摘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视野下,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道德学习习惯,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家庭是教育的摇篮,家长要以身作则;学校是语文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要灵活渗透德育;社会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实践的大教室,为他们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职责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能够适应学生的语文德育学习习惯,提出了实用的培养方法,帮助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家社协同;育人视角;小学生语文
引言:在新一轮教育变革的大潮中,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关系密切。语言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既担负着传授语言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任务,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与意义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中才能在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站,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气氛的影响,对儿童的人格养成和道德修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以其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向学生传授了大量的知识。而社区就像是一座巨大的教室,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现实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义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能使各自的教育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家庭中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依托专业化的教育系统,使学生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提高了智慧的层次;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方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力量,促进了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他们将来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从容地迎接将来的挑战。
二、小学生语文德育学习习惯的具体要求
(一)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因子。在学习部编版小语文教材时,可以接触到很多具有教育性的内容。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中,毛主席率领部队为乡亲们掘井,激发了同学们的感激之情,培养了他们对水的热爱和热爱。阅读《慈母情深》中,妈妈在艰难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阅读,让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从而懂得了爱护家庭。在教学中,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在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精心构思,增强责任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预习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就学生而言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把生字整理出来,大致了解文章的结构,养成倾听的习惯,有助于提高你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学生们会仔细倾听老师的演讲以及同学之间的交谈,在倾听的同时,他们也会在思考的同时,掌握一些关键的内容,这样才能对知识的要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从童话故事到科普读物,涉猎广泛,能帮助孩子不断地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是必须的。鼓励同学们多写作,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点滴感悟都记下来,这既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使他们的想法更精确、更有条理,使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三、校家社协同育人视角下小学生语文德育学习习惯的培养路径
(一)家庭层面的培养路径
在家庭中父母在儿童的良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父母要经常约束自己的言行,例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热爱学习等,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孩子会下意识地去模仿。
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气氛也很重要。父母精心营造一个干净优美的生活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元素,父母可鼓励子女参加家庭阅读,在休闲时间,全家团聚,选择喜欢的读物。在读完之后和孩子一起探讨书本上的内容,从角色的形象到剧情的发展,指导宝宝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宝宝对自己的读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与宝宝的互动中,促进父母之间的感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学校层面的培养路径
把道德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课上,老师们深入挖掘课文中的主人公和他们的爱国故事。比如在讲《黄继光》的时候,就把他冒着生命危险挡住了子弹,让学生们明白了其中所包含的伟大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从文字中感受到国家的骄傲,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了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之间的协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建立了一个家校交流的平台,老师们定期通过家长会、线上会议的方式,将孩子在语文课上的道德行为,例如小组讨论的参与程度,作文的思想深度等,都给父母。与父母一起,根据儿童的特征,制订出阅读拓展、品德实践等教学方案,通过家校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品德修养。
(三)社会层面的培养路径
社会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源供给方面,我们积极地把各种资源结合起来,把图书馆变成一个知识的仓库,除了有大量的语言名著外,还经常举行读书分享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活动的组织上社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组织同学们到养老院去进行慰问表演,在排练的时候练习语言表达技巧,在和长者的互动中培养关怀别人的意识。社区也十分重视环境建设。通过设立文化走廊,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就和先进人物;通过举办文化节、邀请住户共同欣赏经典剧目等形式,营造一种积极的文化气氛,使同学们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论
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家庭、学校、社会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气氛,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家校合作,资源提供,活动组织,环境营造等多种途径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对学生良好的语文道德教育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华. (2020). "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生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教育研究, 41(3), 45-48.
2. 王伟. (2019). "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教育, 22(4),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