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突发胸痛、气紧?警惕气胸的紧急信号与急救措施

作者

邓燚

江安县人民医院 64420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遭遇突发的胸痛和气紧症状,这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其中气胸是一种较为危急的情况。了解气胸的紧急信号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及时救治和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胸的基本概念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腔,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压迫肺组织,影响呼吸功能的一种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肺部组织的损伤、肺部疾病导致的肺泡破裂等。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气胸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外伤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又可进一步分为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多发生在无基础肺部疾病的年轻人,继发性气胸则常见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

二、突发胸痛、气紧——气胸的紧急信号

(一)突发胸痛 胸痛是气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特点通常为突然发作,呈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一侧胸部,可向肩部、背部或腹部放射。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感,重者则可剧烈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

(二)气紧与呼吸困难 随着胸腔内气体的增多,肺组织被压缩,患者会出现气紧和呼吸困难的症状。起初可能只是活动后出现气紧,随着病情的进展,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会感到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甚至可能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表现。

(三)其他可能伴随的症状 除了胸痛和气紧外,部分气胸患者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果气胸是由肺部疾病引起的,还可能出现原有疾病的相关症状,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加重,喘息等。

三、急救措施

(一)保持冷静,让患者安静休息 当发现患者出现突发胸痛、气紧等症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安静地休息,尽量减少身体的活动,以降低胸腔内气体对肺组织的刺激,缓解症状。

(二)立即吸氧 迅速为患者提供氧气吸入,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等方式进行。吸氧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缓解因缺氧导致的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

(三)拨打急救电话 在采取初步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 120),向急救人员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发病情况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四)避免用力咳嗽和屏气 患者应尽量避免用力咳嗽和屏气,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胸腔内压力进一步升高,加重气胸的症状。如果患者有咳嗽的症状,可以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帮助其排出痰液,但要避免用力过猛。

(五)安置合适的体位 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可以使胸腔内的气体向上积聚,减轻对肺组织的压迫,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

(六)转运注意事项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转运患者,应尽量保持平稳,避免颠簸和震动。可以使用担架或轮椅等工具进行转运,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后续治疗与注意事项

(一)医院诊断与治疗 一旦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会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医生通常会通过胸部 X 线、CT 等检查手段来明确气胸的诊断,并评估气胸的严重程度。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对于少量气胸且患者症状较轻的情况,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吸氧等,让气体自行吸收;对于大量气胸或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手术治疗,以排出胸腔内的气体,恢复肺组织的功能。

(二)注意休息与康复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肺部的恢复。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复查。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三)预防复发 对于有自发性气胸病史的患者,要注意预防气胸的复发。这包括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用力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治疗基础肺部疾病等。如果患者需要乘坐飞机等高空交通工具,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气压变化引起气胸复发。

总之,突发胸痛、气紧可能是气胸的紧急信号,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了解气胸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对于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日常的健康管理,积极预防气胸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