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旅行态度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罗葆嵘 杨雪叶
咸阳师范学院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旅行日益普遍,又因为大学生旅行的特殊性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细分市场。本文以咸阳高校为例,对大学生旅行态度以及旅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大学生旅行现状,为后续大学生旅行平台的进一步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大学生旅行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旅行;市场调查;咸阳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现今越来越愿意假期去外面看一看。据《青年旅行报告》预测,到2025年将有约3.7亿青年旅行者。2024年暑假期间,“00后”大学生旅行预定量同比增长超80%。我国旅行者呈现出高学历化趋势。而大学生旅行又具有特殊性,旅游重心独特,旅行方式多样,旅行时间、目的地较为独特,社交需求,教育需求强烈,追求个性化,对互联网依赖程度高。
而现今市面上并无针对大学生旅行特点的系统性旅行产品的开发,市面上大学生常用的小红书,抖音,美团,携程等旅游产品攻略同质化严重,杂乱无章,没有分类整合。针对大学生的穷游攻略较少,而且智能度低,无法规划设计旅游路线,不能满足现今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旅行需求。
开展本次调查的目的地就是为了了解咸阳在校大学生的旅行偏好与旅游现状,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大学生旅行意愿,为后续旅行产品的开发提供线索和依据。
二、调查数据
(一)研究对象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为100%。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女性占比高达77.93%,而男性占比仅为22.07%,性别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女性参与者的数量远多于男性。年级方面,以本科生为主,大一15.17%,大二50.34%,大三27.59%,大四6.9%。
(二)问卷调查结果
(1)旅行态度
在对待旅行的态度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其中“比较喜欢”的比例最高,达到53.79%,而“非常喜欢”的比例也相对较高,为42.07%,总占比高达95.86%,这表明大部分人对旅行有较强的兴趣和热情。相对而言,“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选项所占比例极小,总共仅占4.14%。
(2)出行时间选择
大学生的出行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其中寒暑假的出行意愿最高,占比71.72%。这与大学生的课业安排和假期时间有关,也反映出大学生旅行时间的特殊性。
(3)旅行时长
在旅行时长的选择上,大部分人选择的旅行时长为 4 到 7 天,占比 55.86%;选择 3 天之内的人数次之,占比 37.93%;选择 7 天以上的人数最少,占比 6.21%。
(4)旅伴选择
在旅伴选择上,好友结伴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占比89.66%,其次是家庭游和独自出行,分别占比57.24%和30.34%。这表明大学生在旅行时更倾向于与熟悉的人一起出行,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愿意独自旅行。
(5)目的地偏好
自然景观是大学生最偏好的旅行目的地类型,占比93.79%,其次是人文景观和热门景点,分别占比63.45%。小众景点和城市娱乐设施的偏好度相对较低,分别为51.72%和41.38%。
(6)旅行动机
放松心情是大学生旅行的主要动机,占比95.86%,其次是了解异地文化和被网络旅游攻略吸引,分别占比82.76%和42.76%。这表明大学生旅行不仅追求身心放松,也注重文化体验和信息获取。
(7)信息获取与分享方式
大学生获取旅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推荐和朋友同学推荐,分别占比93.1%和74.48%。在旅行分享方式上,朋友圈和抖音是最受欢迎的平台,分别占比80.69%和64.14%。
q
(8)费用来源与可支配费用
大学生的旅游费用主要来源于生活费中节省和父母赞助,分别占比73.79%和71.03%。在可支配费用上,400~1000元的占比最高,为37.24%。
(9)旅行考虑问题与阻碍原因
价格高低和景点评价及远近是大学生旅行时主要考虑的问题,分别占比44.83%和29.66%。阻碍大学生旅行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和闲暇时间不足,分别占比81.38%和75.86%。
(10)购票方式与攻略查找难度
在购买门票的方式上,正价购买是主流,占比61.38%。同时,有62.07%的大学生感到网上旅游攻略冗杂难找。
(11)结伴意愿
在没有合适同游对象的情况下,只有30.34%的大学生愿意和旅行搭子陌生人结伴出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部分学生对旅行呈现出积极态度,偏好自然景观的游览,重视旅伴的选择,更愿意社交出行。而资金不足,资金来源渠道窄,履行可选时间具有特殊性是主要的旅行障碍。
2、社交媒体在旅行信息的获取和分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互联网推荐是最主要的旅行信息获取渠道,公众社交平台(抖音,微信朋友圈)是最主要的旅行分享平台。而互联网上攻略冗杂难找,旅行信息的获取具有复杂性。
(二)建议
1、文旅局应重视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旅行群体,在寒暑假,节假日期间应打造符合大学生消费能力的旅行线路,针对4~7天中长途旅行偏好,给出相应的住宿和饮食推荐,尽量减少大学生因资金不足而带来的旅行障碍。
2、社会应重视针对大学生旅行特点的系统性旅行产品的开发。对网络上现有旅行攻略进行筛选,分类,整合,利用AI算法整理出符合大学生资金不足、时间特殊旅行特点的详细攻略,同时在攻略页面展示景点的开放结束时间,景点附近近5天的天气情况,所在地道景点的路线推荐,周围高性价比饮食住宿推荐,旅行所需物品一站式购齐链接等信息,缩短大学生旅行的前期准备时长,方便大学生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
3、针对大学生阻碍旅行因素中没有合适旅行搭子的问题。高校应打造旅行搭子匹配服务相关软件,帮助有相似旅行意向的人进行社交和结伴出行。同时培养大学生旅行导游,为外地大学生旅行提供符合大学生旅行需求的旅行引导和陪玩服务。
四、结语
现今大学生旅行群体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不容忽视的特殊旅行群体,而市面上并没有适合大学生旅行特点的配套服务,政府、企业、高校应重视大学生旅行配套服务的开发,为大学生旅行的更好发展提供相应支持。
参考文献
1 任正发,刘小庆.论大学生旅行信息数据平台的意旨[J].现代 商贸工业,2019,(32):75-76.
2 汪纯孝,温碧燕,姜彩芬.服务质量、消费价值、旅客满意感与 行为意向[J].南开管理评论,2001,4(6):11-15.
3 胡丹灵,黄享政,施继华.针对大学生经济的旅行产品探究 [J].品牌研究,2019,(1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