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俞志茹

南京市秦淮中学 211100

摘要: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中心,高度培养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的教育方式,它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对其应用效果、实施策略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生物;应用能力

引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在教学方面,要使教学内容与本质念紧密结合,重视教学中的实际操作环节,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估制度。从目前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一般都反应生物学的内容比较难,很多知识点都很难记住,也很难理解。大部分学生对传统的灌输式授课兴趣不大,更希望自己能亲自参与其中。在高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生物问题解决能力。

一、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引入项目式设计系列的专题,专题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构建真核细胞的3D建模”,需要同学们自己动手搭建,加深对细胞构造的认识;通过“探究影响酶活力的几个因素”,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生物观念,并能熟练应用实验技巧。

(二)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和合作。他们一起准备了一场科技展会,有些人负责对当前的科技热点进行调查,有些人负责策划,有些人则是收集了一些展品。共同撰写科研论文或撰写专题论文。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互相交流,共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二、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项目主题

在实施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精确地锚定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仔细挑选合适的题材。在选择课题时必须要符合高中学生物学的要求,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充分体现出生物学的独特魅力,例如选择生态系统的平衡,遗传法则的运用等。课题要富有探索性和实用性,在校园内进行植物多样性普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设计层次化的项目任务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包含基础、拓展和综合三个层次的项目任务系统。基本的任务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课程,比如在生物学中对细胞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延伸作业是基础上的提高,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如探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综合题则是融合了多个知识点和技能,让学生们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环境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专题研究,教师应从各个方面准备各种学习资源。提供详细的书籍,包括专业教科书和科普读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知识;将网上资源进行整合,例如高质量的学术网站和科普影片平台,开阔学生的眼界;实验室设施完备,可满足实际操作需要。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鼓励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畅所欲言,并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激烈讨论和深入的沟通,使思想在碰撞中迸发出火花。

三、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角色转变困难

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实现了由传统的授课者向指导者和引导者转变。对于在传统教育中扎根已久的教师而言,转换是很不容易的。在实践中由于形成的惯性,有些教师很难对学生的自主性给予足够的信心,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过多地干预到学生的自学过程中。不管是小组讨论,方案规划,还是实际操作,都离不开老师的介入,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 教学耗时多,进度慢

项目式学习是以研究过程为中心的学习,其复杂、深入的特点,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顺利地完成。在实际的教学中,上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们要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学习项目,导致了他们的教学进展缓慢,进度缓慢。学生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很难迅速地改变自己在项目式学习中的独立探索方式,在数据收集和问题分析等方面犹豫不决,导致整体的学习进程缓慢。

四、改进建议

(一) 加强教师培训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于高中学生物学,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培训内容要覆盖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思想,对它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实践探究的内涵。结合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题主题的设计和任务流程的设计。

优化课时安排

由于项目学习时间长,容易造成教学进度缓慢等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在学校的层次上,应该对目前的课程安排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项目式学习的时间进行精确的计算,在课程的设计上,要保证足够的时间,不让课程的数量因为课时的不足而减少。教师根据课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把大工程分解成几个阶段的小任务,确定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指导同学们稳扎稳打地完成,保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学业目标。

五、案例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细胞呼吸的教学设计,是综合性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要是在教室里讲课,用板书、 PPT演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学生们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够将概念牢牢地记在心里,但是对于其中的原理却没有太深刻的理解。 在运用专题教学法时,老师会提出一个课题:探索各种果品在贮藏期间的呼吸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如对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并对果实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做相应的记录。学生对细胞呼吸的基本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论

在高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项目学习应用价值不容忽视。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工程中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细胞结构、遗传定律等生物学知识,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调研等操作,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题的推进中,新颖的探索情景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积极地进行思维,进行大胆的创新,并对问题进行持续的试验,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单元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探究[J]. 孙瑞.启迪与智慧(上),2024(03)

[2]项目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苏巍.课程教育研究,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