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云霞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营坊道回族小学 01003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内容,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阶段基于部编版新课标,对大单元教学的策略和实施方式进行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对大单元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有效途径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引言: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过分地放在了字词背诵、课文记忆等知识的机械灌输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质的深入发掘,如语言建构、思维发展等,也没有系统性地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现代教育方式,它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精心地进行综合的学习活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知识碎片化和碎片化的困境,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以小学语文高段(五、六年级)的大单元教学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高段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学科知识。在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将原来分散而独立的语言点进行了重组,同学们能清晰地认识到所学的内容,没有混乱或遗漏。教师深挖本单元的主题,如果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那么他们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幅精准的地图。主动、独立地探索单元的内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培养思维能力

在大单元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和巧妙地设计学习任务。在情景创设方面,将与文本主题相结合,创造出贴近生活、趣味盎然的情景,在文学单元中,模仿古代文人聚会,使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学习任务是与课文的中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给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阅读,逐步学会了对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优劣进行了分析,从而形成了一个好的逻辑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中,能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增强审美鉴赏能力

大单元的教学独具匠心,精选古典名著,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入。同学们被这首诗优美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深沉的情感所吸引。真正体会古典的韵味和美感带来的冲击,使人的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萌发。老师们也会巧妙地创造审美情景,或者是创造出一种与作品相适应的气氛,或者是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高段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解读单元导语,明确教学目标

单元引言的研读和对知识内容的剖析是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经过仔细的梳理,准确地提取出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指明了育人的方向,就像是给教学过程中的罗盘标定了方向。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细致的、明确的、有指导意义的,从而对大单元的教学活动进行顶层设计。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为例,在“中华名著”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创造性地设置“遇见名著”、“走进名著”、“畅想名著”等具体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经典。

整合教学内容,设置探究任务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将单元的内容和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是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基于这一点,仔细地根据知识的内容来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就像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门的钥匙一样,这对学生进行任务式的探索是一种强有力的动力。通过对单元知识的独立探索,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到积极的思维,使其对单元内容的了解持续加深。在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时,老师以“爱国思想”这一话题为中心,设计了阅读课文,分析诗词的含义,解读诗词的表达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真正地提升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的,在学生的单元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过程性评估,例如,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小组讨论情况等进行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单元的教学要求,全面考虑学生的最后学习结果,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应用等方面。另外,还积极地引进了教师、学生自我评估和互评等多种评价对象,对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保证了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全方位地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

三、案例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来说,这一单元以“爱国思想”为主线,共选了4部名著,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重点是“了解革命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体验革命精神”,体验前辈们的热血;“学会表现手法”,从写作中吸取营养。将《四篇课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进行教学,并紧紧围绕“爱国思想”进行教学。通过放映高清晰度的革命历史记录片,引导同学们现场参观革命纪念馆,实现了对历史的真实再现,营造了沉浸式的学习氛围。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对诗歌内涵的精确分析,对表达技巧的巧妙解读,对读后感的真情实感的写。在评估阶段,我们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启发大家的思想交流,通过举行一次作品展览来展现他们的学习结果,并通过汇报表演来展现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对他们的单元学习进行一个全面、立体的评估。

结论

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在高中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得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积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应该通过对单元导论的深度剖析,整合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实行多样化的评估制度,使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小平. (2020).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 12(4), 45-50.

2. 李明华. (2021). 从核心素养出发,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单元设计. 现代教育科学, 9(2),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