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淡水渔业绿色养殖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

作者

邹瑞兴

农安县合隆镇综合服务中心 吉林长春 130216

引言

由于人口的持续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上升,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淡水渔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传统的养殖方法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但它也导致了水质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这对生态环境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探索并实施绿色的养殖方法已经变成了淡水渔业持续增长和发展的核心路径。

一、绿色养殖模式的内涵

淡水渔业的绿色养殖方式是基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它融合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和管理策略,同时也吸纳了传统渔业技术的精华,形成了一种可持续的养殖模式。这一模式旨在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合理分配养殖资源以及科学地预防和控制疫病等多种手段,以实现养殖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其核心特性包括:首先,对生态的友好性,目的是在养殖时减少尾水的排放,合理地使用资源,进而降低养殖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其次,产品具有高品质和良好的安全性,只有严格控制饲料、药物等输入产品的质量,才能确保生产的水产品满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准;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养殖效率、减少总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可以有效地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和渔民的收入水平。

二、淡水渔业绿色养殖模式创新类型

(一)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方式,体现了传统池塘养殖方法与现代工程技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这种养殖方法涉及在池塘里构建环形水槽,并采用机械增氧和循环水系统对养殖产生的废水进行循环处理。这种养殖方式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污染,还明显地提高了养殖的密度,从而推动了鱼类的快速生长。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和调整水质,这种策略有助于稳定养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收益。此外,这种模式能够将养殖产生的废水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例如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农田的灌溉或对水产养殖进行二次利用,从而构建一个健康的循环生态环境。

(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它是通过在封闭的厂房内构建一系列的养殖槽,并利用循环水系统对养殖水体进行持续的过滤、消毒和增氧处理。这种养殖方法通过细致地调整各种养殖环境的变量,如温度、光照状况和 pH 值等,成功地达到了鱼类养殖的高密度和高经济回报。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够明显地增加产出,还有助于在养殖过程中显著降低疾病的发生率。通过将微生物处理技术与人工湿地等环境保护手段融合到养殖活动中,可以实现养殖过程中污水的零排放或微量排放,从而显著地缓解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此外,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方法展现了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这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并有助于养殖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将水稻的种植与水产的养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水域和陆地资源的优越性,达成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战略目标。在稻田中培养如鱼、虾、蟹这样的水生生物,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还可以通过摄取杂草和害虫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丰富的营养,从而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循环。此外,采用稻渔综合养殖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从而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四)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生态立体养殖模式是指在相同的水域或空间内,根据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多层次、多品种的组合养殖。例如,在池塘的上层主要是鱼类养殖,而中间层则是水生植物或浮游生物,它们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食物来源。在底层建立了藻类净化系统,以从水中吸收营养并减少污染。这种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对如人造饲料这样的外部输入的依赖,从而减轻了养殖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淡水渔业绿色养殖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为了推动淡水渔业向绿色养殖模式转变,加强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激励养殖户选择环境友好且高效的养殖方法,政府应当实施财政支持、税务减免以及土地使用的优惠政策等多种激励手段。与此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对绿色养殖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以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此外,为了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养殖产品的安全性,建立并持续优化监管机制,以实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的持续监控。以政策为核心导向,营造一个全社会都能参与的积极环境,目的是推动淡水渔业的绿色养殖方式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推广与发展。

(二)产业链整合与创新

对产业链进行整合和创新。传统的淡水渔业常常遭遇产业链的碎片化和环节之间的断裂,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降低。绿色养殖模式特别强调对种苗培养、养殖管理、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在培育种苗的过程中,采用基因工程和其他技术方法,培养出了对病虫害有很强抗性、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高质量种苗,为绿色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养殖管理方面,实施稻渔共生和鱼菜共生的生态养殖策略。这种方法不仅最大化地利用了水资源,还大幅度地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是非常有益的。在进行产品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低温储存和活鱼运输等多种手段,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商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时,建立品牌形象和拓宽电子商务渠道都是提升商品附加价值、优化商品质量和价格的有效手段。

(三)智能管理

在淡水渔业的绿色养殖策略中,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淡水渔业的智能管理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来对水质、水温和溶解氧等环境变量进行实时监控。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旨在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养殖的效率和产出。此外,人工智能算法还具有根据养殖环境和水产动物的生长状况来自动调整投喂量和水质处理方案的能力,以实现更为精确的管理目标。

结语

为了克服资源和环境的限制,确保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淡水渔业的绿色养殖模式的创新实践变得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持续支持,绿色养殖模式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这将有助于塑造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梅 . 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现状问题浅析 [J]. 农民致富之友 , 2018(1):1.

[2] 王冰锋 . 浅析淡水渔业养殖生产现状问题 [J]. 农家科技:中旬刊 ,2021(2):141-141.